申请执行是指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交付财物或履行某项行为的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行为。为了确保申请执行的合法性,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必须已经生效。
申请执行人必须是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只有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才有权申请执行。
根据法律规定,申请执行期限根据当事人的身份而定。如果当事人是公民,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一年;如果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期限为六个月。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履行期限之最后一日开始计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了分期履行,那么申请执行的期限应从每次义务应当履行期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在分期履行的债务中,当债务人拒绝履行义务时,债权人只能分期申请执行,对先期未履行部分可以申请执行,而对未到履行期限的部分无权申请执行。
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必须具有明确的给付内容,并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必须明确。只有当法律文书中明确规定了给付内容,并且能够明确指出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时,才能提出申请执行。
申请执行的前提是被执行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只有在被执行人未按照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期限履行义务的情况下,申请人才有权申请执行。
申请执行必须属于受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管辖范围内的申请执行才能得到受理和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其他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根据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特定情形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
根据第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根据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前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协议离婚后男方不履行抚养费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可以通过一审法院进行教育和警告;若前夫仍不履行,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包括提取工资、查封财产等方式来强制履行抚养义务。
公益投诉是否适用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益投诉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形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主要包括对各类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许可证等决定不服,以及认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
民事纠纷的四种解决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协商解决和调解解决注重当事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友好协商的情况;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适用于需要法院或仲裁机构介入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的情况。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费用问题以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和范围。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需按规定缴纳费用,如确有困难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如原告人符合条件、被告人明确等。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仅限于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导致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