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审理与分别判决之利弊分析
时间:2024-05-27 浏览:9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合并审理的条件及操作规范
一、合并审理的情形
我国民事诉讼法律体系规定了合并审理的两种情形:应当合并审理和可以合并审理。具体的操作规范在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很少涉及,导致实务中对合并审理的认识和做法存在差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合并审理的案件是否必须作出一份统一的判决,合并审理是否必然导致案件数量的合并,以及如何确定合并审理的案件类型和并案时机。不同的选择会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以及人民法院审理流程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谨慎对待。
二、合并审理的条件
(一)受诉法院具有对多个合并案件的管辖权,并且这些案件适用于同一个诉讼程序。这是合并审理的前提条件,如果受诉法院对其中一个合并案件没有管辖权,则不应该进行合并审理。只有当受诉法院对多个合并案件都有选择管辖权时,才可以进行合并审理。对于诉讼程序来说,指的是普通(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也就是多个合并案件应该都属于同一个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才能进行合并审理。(二)多个诉讼标的由同一个原告或同一个被告在同一个诉讼程序中提出。在同一个诉讼程序中,如果同一个原告向同一个被告提出多个诉讼标的,或者被告向原告提出多个诉讼标的,都可以进行合并审理。(三)原告或被告的近亲属对原告或被告提出具有相互关联的诉讼标的。在同一个诉讼程序中,如果原告及其近亲属向被告及其近亲属提出与之有关联的诉讼标的,或者被告及其近亲属向原告及其近亲属提出与之相关联的诉讼标的,都可以进行合并审理。(四)限制条件。关联纠纷的合并审理是一把双刃剑,滥用合并审理不仅无法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还会让当事人利用合并审理进行恶意诉讼或拖延诉讼,甚至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因此,对合并审理的条件应该进行适当的限制。
三、新民诉法解释对合并审理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如果基于同一事实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分别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可以进行合并审理。通过以上对合并审理的条件及操作规范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合并审理分别判决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解答疑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嫌疑人送检前是否一定会被捕
犯罪嫌疑人送检前是否一定会被捕的问题。案件移送检察院并不表示犯罪嫌疑人必定被逮捕,逮捕与审查起诉无必然联系。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若有逮捕需求,需提交逮捕申请并经过检察院审批。检察院审查逮捕时,可讯问犯罪嫌疑人及询问证人,辩护
-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中国民事案件中上诉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上诉到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第二审审结期限有限。同时详细阐述了民事案件上诉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文章还指出
-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法律规定。法庭审理笔录是记录法院裁判案件全部审判活动的书面材料,真实反映庭审过程,具有法律依据。书记员需按法律规定记录法庭审理活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权申请补正笔录。法庭笔录应当在庭审过程中当庭宣读,并在确认无误后由
-
合同纠纷的判决书何时出具?
合同纠纷判决书的出具时间。根据不同审理程序,判决书出具的时间也不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判决书应在三个月内出具;采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判决书应在六个月内出具。如有特殊情况需延长,需经法院批准。
-
一审法官未送达上诉材料的处理方式
-
民事诉讼一审到二审的审理期限
-
合并审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