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诉讼过程中,作为诉讼主体的原告享有撤诉的权利,撤诉的时间是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宣告判决以前。另外撤诉可以采取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其中书面撤诉即提交撤诉申请书表明撤诉的意思,那么,撤诉申请书格式是怎样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答疑解惑。
一、撤诉申请书格式
撤诉申请书
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基本情况)
被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上)
原起诉(或上诉)案由:
申请人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向你院起诉 一案。 现因被申请 (写明原因),现决定撤回起诉。
此致______人民法院
申请人: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二、申请撤诉的条件
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
申请撤诉的条件:
(一)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撤诉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本诉的进行。
(二)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申请撤诉是原告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为,除非原告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任何人不得强迫原告申请撤诉,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
(三)撤诉必须合法。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申请撤诉的人必须是有申请撤诉权的人;申请撤诉在实体上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得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有损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四)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申请符合条件的,裁定准许撒诉,案件审理终结;申请不符合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案件继续审理。不论是否准许撤诉,都必须以裁定的方式告知当事人。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意见》明确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后,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依法准许原告撤诉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为另案原告,原案原告、被告作为另案被告,诉讼另行进行。当事人申请撤诉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违法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法院可不准撤诉。
三、撤诉的法律后果
撤诉分为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两种情况,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一)法院裁定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都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
(二)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三)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
经过以上的讲解我们知道,撤诉是一种诉讼行为。撤诉申请书需写明申请人信息、撤诉理由、被申请人信息等,除了撤诉申请书格式要求,还有严格的实质要求。只有满足实质条件,才能申请撤诉。撤诉的法律后果由各方当事人自行承担。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手心律师网律师。
犯罪嫌疑人送检前是否一定会被捕的问题。案件移送检察院并不表示犯罪嫌疑人必定被逮捕,逮捕与审查起诉无必然联系。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若有逮捕需求,需提交逮捕申请并经过检察院审批。检察院审查逮捕时,可讯问犯罪嫌疑人及询问证人,辩护
中国民事案件中上诉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上诉到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第二审审结期限有限。同时详细阐述了民事案件上诉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文章还指出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开庭时间与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关。简易程序案件当事人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内开庭,普通程序案件需30天后开庭。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公告送达期限为60天。民事案件立案及开庭时间具体程序包括立案通知、答辩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法律规定。法庭审理笔录是记录法院裁判案件全部审判活动的书面材料,真实反映庭审过程,具有法律依据。书记员需按法律规定记录法庭审理活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权申请补正笔录。法庭笔录应当在庭审过程中当庭宣读,并在确认无误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