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在诉讼中享有一系列的权利,对于这些权利的法律规定,律师必须要熟悉。在实践中,我曾目睹一些同行在面对侦查人员的质问时无言以对,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反驳,而是因为他们对法律不熟悉。要熟练运用法律,就必须事先熟悉法律。随着刑诉法的实施,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和规定。作为律师,在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服务的侦查阶段,应该掌握以下司法文件:
1. 国家六部委制定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规定》;
2. 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3. 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4. 司法部制定的《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
在上述司法文件中,有关律师的权利有以下两方面的规定:
律师在接受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属委托后,可以行使以下四项诉讼权利:
1. 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所涉罪名;
2. 提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请”,并在侦查机关安排下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
3. 征求犯罪嫌疑人的意见,决定是否代其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意见和控告材料;
4. 为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向侦查机关申请取保候审,或在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时,向侦查机关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享有以下八项诉讼权利:
1. 有权聘请一至两名律师;
2. 有权拒绝回答与本案无关的问题;
3. 有权核对讯问笔录,对有遗漏或差错的记载提出补充或改正;
4. 有权请求自行书写供述,侦查人员应准许;
5. 有权进行无罪辩解,或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意见;
6. 有权向律师反映案件情况;
7. 有权对侦查机关的违法行为进行控告;
8. 有权在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时,向侦查机关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在面对不予配合的侦查人员时,我采取晓之以法、耐心说服的方法。当面对警示“再谈案情就终止你的会见”时,我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刑事诉讼(侦查阶段)受委托律师的诉讼权利》法条,向侦查人员解释“如果不介入案情,律师无法帮助嫌疑人申诉,无法提供法律服务。允许律师了解案情是法律和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的。”通过这样的解释,我成功地会见了犯罪嫌疑人。
当遇到个别对律师抱有偏见的侦查人员不依法办事时,我采取积极申辩、据理力争的方法。比如在遇到以“案情复杂”为由拒绝安排会见,或有的侦查人员认为“犯罪嫌疑人在两个律师所请律师的情况需请示后再答复”时,我会及时向该办案机关的分管领导提出书面意见,强调剥夺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危害以及律师配合侦查、维护犯罪嫌疑人权利的重要性。如果一次没有回音,我会再次申请,直至得到许可为止。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管辖贪污贿赂案件时的移交原则,犯罪地的管辖原则,并案处理的情形,辩护与代理中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以及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刑法中的几个重要条款的解释。针对刑法第三十条,对于公司、企业等单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组织策划者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九条,解释仅适用于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对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解释
刑事辩护律师会见权的保障问题。在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律师会见当事人受到诸多限制和审批。新《刑事诉讼法》对律师会见权有所保障,修改了相关条款,限制了公安机关和检察院的审批权,简化了会见程序,并保障了律师与当事人的自由谈话不受监听。这些改变为律师会见
刑事案件辩护律师的介入时间及其在案件处理中的重要性。犯罪嫌疑人自被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起有权委托律师,律师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案件的一般结案时间和判决后罪犯送交监狱的时间,因案件复杂程度和具体情况而异。咨询律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