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拘传 > 刑事案件受案后是否可以传唤证人或嫌疑人?

刑事案件受案后是否可以传唤证人或嫌疑人?

时间:2024-02-09 浏览:6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6761

刑事案件中的传唤措施

传唤的定义

传唤是指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所采取的一种措施。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

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然而,在传唤时,必须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如果在现场发现犯罪嫌疑人,可以凭工作证件口头传唤,但必须在讯问笔录中作出明确记录。

传唤的时间限制

根据法律规定,传唤或拘传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然而,在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情况下,传唤或拘传的持续时间可以延长至二十四小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权益保障

在传唤或拘传犯罪嫌疑人时,必须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这意味着司法机关在采取这些措施时,应当充分尊重犯罪嫌疑人的权益,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通过以上规定和措施,司法机关能够在刑事案件中采取适当的传唤措施,以确保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和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权益。这些规定的存在和执行,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传唤证必须当面送达吗

    传唤证是否必须当面送达,以及传讯、传唤和拘传的区别。传唤不具有强制性,不属于强制措施,目的是使诉讼程序按计划进行,弄清案情。传唤须用传票,载明相关信息并依法送达。拘传具有强制性,适用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及现行犯。传讯与传唤在司法实践中基本通用,但二者

  • 刑案件拘留地点的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案件拘留地点的相关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一般会被关押在看守所,且公安机关必须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将被拘留人送往看守所羁押。同时,法律规定了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的人数要求及看守所内的讯问要求。

  • 拘传时间的限制

    拘传时间的限制以及适用条件。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计时始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刻。拘传的对象需要是自然人等并被传唤两次,无抗拒的特殊情况不能适用拘传措施。当被执行人不出庭且经过批评教育后仍不主动到庭时,可采取强制措施拘传到庭。

  •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数量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数量、范围、时间限制及刑事案件的律师收费标准。犯罪嫌疑人可委托一至两名律师担任辩护人,且需及时通知办案司法机关。不得担任辩护人的人员包括被宣告缓刑和刑罚未执行完毕者、现职人员等。律师费用需与律师

  • 刑事案件主犯从犯怎么判
  • 刑事案件辩护律师介入时间
  • 离婚案件如何能查到立案号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