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合同诈骗的案件中,需要达到法律规定的金额之后,才可以进行立案处理。如果涉案金额只有几百块或几十块,是不够达到立案标准的。那么,当合同诈骗不够立案标准时,应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将为您解答。
1、一般诈骗罪
一般诈骗罪与盗窃罪相似,经济诈骗罪包括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等,其追诉标准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2、诈骗公私财物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如果诈骗涉及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当然,如果法律还有其他规定的,将依照相应规定处理。
在共同实施合同诈骗的情况下,应当以共同诈骗所得的总额来计算合同诈骗的数额。客观上讲,被害人所受的损失是以被骗的财物总额计算的,诈骗行为的危害程度是以骗得的总额为衡量标准的;从主观上说,共同犯罪人的共同诈骗故意所指向的也是总数额。然而,在量刑即确定刑事责任时,应考虑到不同人的犯罪所得数额,以反映每个人的社会危害性。
需要指出的是,主犯的刑事责任认定与从犯有所不同。主犯的刑事责任应以共同实施合同诈骗所得的总数额计算,而不是其最终所得数额。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罪刑相当,罚当其罪,也符合刑法处理共同犯罪中主犯与从犯的一般原则。
1、客体: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合同诈骗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2、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合同诈骗罪。
3、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涉案金额较大。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以上是关于合同诈骗罪不够立案标准的法律知识,一般诈骗罪与盗窃罪相似,经济诈骗罪包括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等。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向手心律师网的专业律师寻求帮助。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六十六条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需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等环节,最终由法院审理和判决。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根据数额和情节不同,可分为多种情形。法律规定相应的刑罚和罚金。
构成欺诈行为的四个要件。首先,欺诈人必须有欺诈的故意,包括陈述虚假事实和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其次,欺诈人必须实施欺诈行为,如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第三,被欺诈人必须因欺诈而陷入错误认识,且与合同内容密切相关。最后,被欺诈人必须因错误认识而
合同诈骗罪的处理方式,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的处罚规定。自然人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可判处不同刑罚,单位犯合同诈骗罪则需判处罚金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个人合同诈骗和单位合同诈骗的量刑标准也有所涉及,详细阐述了不同数额和情形下的刑期和罚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