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是福州一名职业打假者,最近他在福州五四路一家知名超市购买了11盒干制金线莲,总价超过三千元。然而,林先生发现这些金线莲的包装上未标注厂名厂址产地、产品执行标准、卫生标准及批准文号、产品质量等级以及适应人群与用量、产品质量检验合格报告证明,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林先生根据新《消法》的规定,向超市提出了退货并索赔的要求。根据新《消法》第五十五条,只要消费者购买到的商品确实存在问题,无论是否知假买假,消费者都有权利要求赔偿。
经过协商,最终超市供应商同意退还林先生购买金线莲的货款,并额外赔偿了9845元。
新《消法》的实施不仅加大了惩罚性赔偿的力度,更重要的是为消费者维权带来了新的机会。全国各地已经出现了多起成功索赔三倍货款赔偿的案例,尽管金额不大。惩罚性赔偿“1+3”为消费者打假提供了动力。从规范市场秩序的角度来看,只要消费者购买到的商品确实存在问题,无论是否知假买假,都有权利根据新《消法》第五十五条索赔。
虚假广告受骗的赔偿责任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因虚假广告受到欺骗可以向广告主寻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代言人在特定情况下也应承担连带责任。虚假广告行为的认定涉及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宣传的产品与服务的真实性。如果广告捏造事实或宣传内容与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根据《新广告法》相关规定,发布虚假广告属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责令停止发布并罚款。罚款金额根据广告费用计算情况而定,严重情况可吊销执照。涉及犯罪将追究刑责。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需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实体店退换货的具体法律规定。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的商品,若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约定,可依法进行退换货。对于网络等销售的商品,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也可无理由退货。同时,消费者协会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依
消费者在商场因虚假宣传购买产品遭受损失后的索赔问题。消费者需保存相关证据,先与商场协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投诉或诉讼。法律规定了虚假宣传的处罚和赔偿标准,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误导消费者。发布虚假广告将面临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