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 > 深度探讨审判方式和审判管理改革的重要性

深度探讨审判方式和审判管理改革的重要性

时间:2024-07-11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8606

关于审判管理改革的看法

一、庭审方式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法院的执法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审判工作的需要,人民法院对审判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庭审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从审判人员包揽取证、举证转变为以当事人举证为主,法官与当事人调查取证、举证分工明确。
  • 从审判人员讯(纠)问式转变为当事人陈述式。
  • 从审判人员与当事人质证转变为当事人之间互相质证,并强调当庭质证。
  • 从不注重认证转变为重视认证,并强调当庭认证。
  • 从证据由未经质证可被采用转变为必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才能被采用于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 从审判人员站在一方当事人一边为当事人问话转变为法官处于中立地位由当事人互相提问、质证。
  • 从事实在庭前查清转变为在庭审上查清。
  • 从开庭形同虚设转变为在庭审上实际发挥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庭审功能。
  • 从庭前调解转变为着重在庭审上调解。
  • 从不重视以调解和简易程序方式结案转变为强调以调解和简易程序方式结案。

二、审判权下放

传统的审判方式审理案件的审判权和监督权是由庭长和院长行使,庭长和院长认为案件审判有问题都有权以行政批示的方式要求合议庭复议。为了提高办案效率和案件的公正审理,法院进行了改革,将案件的审查、修改、签发权下放给审判长。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审判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提高了办案效率。

三、建立案件流程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办案的公正与高效,法院实行了案件流程管理,对立案、排期、开庭、审理、结案、归档等案件流程各环节进行分段管理,并进行跟踪监督。这种管理机制有效地避免了超审限案件的发生,解决了“暗箱操作”的问题,防止了审判人员违法审判,确保了公正、高效办案。

关于审判管理改革的建议

一、取消审判庭和庭长

随着审判方式改革,法院内设审判庭和庭长这个行政管理机构已经失去了实际功能和意义。因此,建议将审判庭和庭长取消,将审判管理和行政管理分开。

二、设立审判组

为了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建议设立审判组,由被选任的审判长担任组长,两名法官组成。一个法院可设立若干个审判组,审判组负责对各类案件进行审判。审判组和独任审判员只有审判权,没有行政权。

三、设立审判监督组

为了加强审判监督工作,建议设立审判监督组,负责案件流程管理、案件评查、违法审判责任、错案认定等审判运行和监督工作。

四、设立行政科

为了将行政管理和审判管理分开,建议设立行政科,负责法院的后勤、内务、人事、纪检等人事行政管理工作。

五、设立执行局

为了加强执行工作,建议将案件执行程序从审判管理中分离出去,单独设立执行局,专门负责案件的执行及其管理工作。

六、设立书记员组

为了加强书记员管理工作,建议设立书记员组,统一管理整个法院的案件记录等书记员工作。

通过以上改革措施,可以建立与审判方式改革相适应的审判管理机制,保证办案的公正与高效。

相关标签: 重要性保险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嫌疑人送检前是否一定会被捕

    犯罪嫌疑人送检前是否一定会被捕的问题。案件移送检察院并不表示犯罪嫌疑人必定被逮捕,逮捕与审查起诉无必然联系。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若有逮捕需求,需提交逮捕申请并经过检察院审批。检察院审查逮捕时,可讯问犯罪嫌疑人及询问证人,辩护

  •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中国民事案件中上诉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上诉到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第二审审结期限有限。同时详细阐述了民事案件上诉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文章还指出

  •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开庭时间与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关。简易程序案件当事人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内开庭,普通程序案件需30天后开庭。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公告送达期限为60天。民事案件立案及开庭时间具体程序包括立案通知、答辩

  •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法律规定。法庭审理笔录是记录法院裁判案件全部审判活动的书面材料,真实反映庭审过程,具有法律依据。书记员需按法律规定记录法庭审理活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权申请补正笔录。法庭笔录应当在庭审过程中当庭宣读,并在确认无误后由

  • 合同纠纷的判决书何时出具?
  • 一审法官未送达上诉材料的处理方式
  • 民事诉讼一审到二审的审理期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