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简易程序审理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时间:2024-06-13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民事简易程序的重要性及适用条件
一、简易程序的重要意义
民事简易程序是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便于当事人诉讼:适用简易程序可以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节省时间和资源,及时解决民事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工作和生产的发展。
- 便于人民法院办案:适用简易程序可以简化程序和手续,提高办案效率,使人民法院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大、复杂的民事案件。
- 缓解审判力量与审判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适用简易程序可以及时化解纠纷,防止矛盾的激化。
- 培养、锻炼和提高审判人员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
- 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包括临时派出的审判组织和常设的人民法庭。
-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必须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否则不适用简易程序。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二、三款规定了不得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况,如发回重审和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除了明文禁止的情况外,其他情况应根据具体案件来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
三、简易程序的特点
简易程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起、应诉立案手续简便:对于简单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并且可以当即审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原告无论是口头起诉还是书面起诉,只要被告不要求书面答辩,就无须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
- 传唤当事人的方式简单: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书面通知、电话或请基层干部、群众捎口信的方法传唤当事人到庭。但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到庭,则必须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使用传票传唤。
- 庭审的方法简化:适用简易程序的庭审可以不受普通程序规定的顺序限制,可以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灵活安排,以提高效率。
四、理顺关系、走出误区
在适用简易程序的问题上,应正确理顺以下几个关系:
- 案件质量和效率与适用简易程序的关系:适用简易程序并不意味着案件质量低,质量和效率是相互关联的,无论适用何种程序审理案件,都应保证质量和效率。
- 案件多、任务重、审判力量不足与适用简易程序的关系:适用简易程序不能无限制地扩大范围,应以案件难易情况为准,保证执法的严肃性。
- 调解和判决与适用简易程序的关系:调解和判决是结案的方式,与适用何种程序无因果关系,应根据当事人自愿和案件情况来决定。
- 审判方式与适用简易程序的关系:适用简易程序也应按照总体上按照普通程序的顺序进行,但可以灵活安排庭审的方法,以提高效率。
- 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与运用简易程序的关系: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一般不应由审判委员会讨论,以便审判委员会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其他重大问题。
正确理顺以上关系,可以更好地适用简易程序,实现司法公正。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管辖权异议的处理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管辖权异议的处理方式。当事人对法院管辖权有异议应在答辩状期间提出,法院审查后做出移送或驳回裁定。如当事人未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则视为受诉法院有管辖权。对于案件处理方式,法院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督促程序、调解、简易程序或普
-
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
关于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民事、行政案件的通知当事人的方式多样化,包括电话通知和传票送达等,但通知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法院可以通过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开庭或调解,
-
民事案件的宣判时间
民事和刑事案件宣判时间的相关规定。民事案件审理期限分别为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和普通程序六个月内,刑事案件则应在受理公诉后二个月内宣判,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当庭宣告判决的案件,判决书应在五日内送达,择日宣判的案件则应在审理期限内完成判决书的送达。在特殊
-
分割财产官司法院开庭审理时间及立案程序
分割财产官司的法院开庭审理时间及立案程序。普通程序的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的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立案程序包括提交起诉材料、缴纳诉讼费用、办理立案手续等步骤。起诉需提供的材料包括民事诉状、身份证明、起诉证据等。不同立案类型需提供的材料也有所不
-
起诉争回抚养权的时间限制
-
交通事故简易程序的法律适用
-
行政处罚的定义与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