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谅解书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并由被害人一方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刑事谅解书在刑法上具有酌定减轻、从轻量刑的效力。它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第九条的相关规定,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应从严掌握,不宜过于减轻刑罚。
在没有法定的减刑情节的情况下,刑事谅解书成为辩护方的重要答辩工具。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刑事谅解书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可以为犯罪嫌疑人争取取保候审的机会,并在量刑阶段提供减轻刑罚的依据。
刑事谅解书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它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处罚。通常由承办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进行具体办理。如果情节较轻微,不需要聘请律师的话,可以参照本谅解书格式。
刑事谅解书应明确表述赔偿已达成协议并实际赔偿已完成。如果没有对受害人造成伤害,则无需表述。但重点是要清楚表达受害者已经谅解,并请求免予追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刑事谅解书在刑事案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量刑方面。根据具体情况,能够适当减轻或免除犯罪嫌疑人的处罚。然而,最终是否减轻或免除处罚,还需根据各个法院的具体判定。
引用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第九条
刑事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起诉书的主要部分如首部、犯罪事实和证据、结论和附项等。文章还介绍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意义和权力以及刑事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通知相关人员和公开审判等流程。
刑事案件在公诉科中如何变更强制措施以及提起公诉的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诉科负责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独立诉讼地位及其诉讼权利与义务。被害人享有控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权利,并需履行相应义务。如认为公安、检察机关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不立案、不起诉,被害人可要求法律监督。被害人既可以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刑事谅解书,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 在刑事案件中,谅解书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