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请求如何变更?必读法律指南
时间:2024-06-21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诉讼请求的变更
定义
诉讼请求的变更是指当事人将先前提出的诉讼请求变更为新的诉讼请求。这包括原告诉讼请求的变更、被告反诉请求的变更以及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诉讼请求的变更。
证据的提交与诉讼请求的变更
当事人提交证据是为了证明其诉讼请求的成立。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人民法院可能会发现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和民事行为的效力与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应允许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对法律关系性质和民事行为效力的认定基础上,变更诉讼请求。同时,人民法院也有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义务。
允许变更的理由
一是不同的人对法律关系性质和民事诉讼行为的效力认定可能不同,甚至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当事人及其律师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法律关系的性质和民事行为的效力形成偏向自身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以法院对事实的认定为基础,当事人举证、质证、法院判断认定证据都应围绕法院确认的法律关系和争点进行,因此法院应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二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我国社会公众的诉讼水平不高,法律知识较低。因此,当事人对案件法律关系的性质及民事诉讼行为的效力认识难以清楚明确。在绝大多数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因财力问题不能聘请律师。因此,允许当事人更改诉讼请求,法院应就诉讼请求变更及理由向当事人阐明。
法院的处理
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可能基于各种情形不愿变更诉讼请求。法院应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继续进行原诉讼。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法院可以直接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但这并不妨碍当事人今后就此法律关系另行起诉。
依据指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对于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申请再审没有新证据会如何处理
再审申请中证据的相关问题。包括新证据的定义、提供的时限、不采纳非新证据的处理、逾期提供证据的处理、再审申请中的新证据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理由成立的情形。强调了新证据的重要性和规定,以及不同情况下证据的处理方式和后果。
-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对人的适用范围、对事的适用范围、对空间的适用范围以及对时间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的个人,无论其国籍、民族或种族如何。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哪些案件的审理、发生在哪些地方的民
-
离婚房产纠纷的宣判时间
离婚房产纠纷的宣判时间和办理析产的时间。对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诉讼时效为两年。漏分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同样适用两年的诉讼时效。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办理析产需到公证处、房产交易中心等
-
法律解释的种类和效力
法律解释的种类和效力,包括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以及法律在科技规制方面的作用。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配合,以及法与道德的关系。文章指出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在人兽混合胚胎研究方面尚未有具体规
-
商鞅的法律改革与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
-
抚养权能否单独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