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侦查阶段,若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首先需要申请人向司法部门提交取保候审申请。申请人可以是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如果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并聘请了律师,律师也可以代为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需以书面形式提出。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在7天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除此之外,司法机关根据案情需要,也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同意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公安机关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要求其签名或盖章。同时,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批捕后取保候审的程序和要求。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对于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具体程序包括受理案件、审查立案、侦查和侦查终结等步骤,执行过程中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关于邮件、电报扣押的合法性和程序。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法律保护,除国家安全和追查犯罪需要外,不得侵犯。扣押邮件、电报需满足条件,经过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批准,并由邮电机关协助执行。解除扣押和返还邮件、电报也有明确规定。
刑事案件经过二审后的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判决生效后面临的执行包括送达判决书、被告人和辩护人的复核权利、罚金的支付、剥夺自由刑罚的执行、财产没收以及其他特定刑罚执行方式等。执行程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措施。该措施旨在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适用条件包括可能判处轻刑、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等可以向相关机关申请取保候审,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在七日内作出决定。同意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需提供保证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