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鉴定是指在医疗损害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日常医疗行为中存在法定过错并导致患者人身损害的专门问题进行的鉴定。
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是过失行为,与故意伤害他人有着根本的不同。考虑到医疗行为的治病救人属性,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应适用较低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而非《人身损害赔偿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明确规定了上述法律适用问题。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应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而非其他原因引起的医疗损害赔偿则适用《人身损害赔偿解释》。
非医疗机构或非医务人员对人身损害的行为,虽然可能构成损害赔偿,但并非医疗损害赔偿。非法行医造成的损害只能按人身损害赔偿处理。
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范围包括医疗机构所属的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聘请的外单位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给患者造成的损害。医疗机构不得以医务人员不是本单位人员为由推脱责任。
医疗机构因医疗设备故障等原因给患者造成损害时,医疗机构不能免责。
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规定,司法鉴定人进行医疗损害赔偿鉴定时,应依次遵守和采用以下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如果以上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不具备,可以采用所属司法鉴定机构自行制定的相关技术规范。
在发生医疗事故纠纷时,应先进行医疗事故认定,确认医疗事故后再申请医疗损害鉴定,与医院协商赔偿或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是指在医疗损害赔偿民事案件审理中,法院根据职权或患者申请,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的因果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评定和判断,为案件的公正裁决提供科学依据的活动。患者可以在诉讼前委托律师到有鉴定资质的法医中心进行医疗过错
医疗过错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医疗过错的原因主要有医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医疗事故分为四级,根据对患者人身损害程度的不同进行划分。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有过错,导致患者受到损害时,应承担赔偿责任。赔
离婚损害赔偿新标准:1、受害方花费的起诉费、律师费、财产损失等实际物质消耗,可以要求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2、精神损失费一般按照医疗鉴定书进行确认。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