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就离婚的相关问题无法达成协议时,应当通过诉讼的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状应当包括正本和副本,其中应当记明以下事项:
1. 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2. 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3. 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向当事人发出《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和《举证通知书》。若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比如在女方怀孕期间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提起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并发出《民事裁定书》。原告对裁定不服可以提起上诉。
原告起诉离婚应向人民法院预交案件受理费,根据法律规定,每件案件交纳10-50元。财产总额不超过1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1万元的,超过部分按1%交纳。
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在书写起诉状时应注意一些技巧。例如,在诉讼请求中分割的项目下,可以只写双方有争议的财产,或者不明确写明有哪些财产,只写“依法分割”。这一招对某些法院有效,当法院询问财产数额时,可以回答不超过1万元。有的法院甚至不问,直接按照财产1万元以下的案件收费。当事人可以列举一些主要财产,尽量控制在1万元以下。一般立案法官不负责审理案件,对于清单中未列入的财产,主审法官一般不追究是否交纳诉讼费。
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预交诉讼费用通知的次日起7日内预交,如确有困难,可以在预交期内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原告在预交期内未预交又不提出缓交申请的,将被视为自动撤回起诉。
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人民法院在《举证通知书》中应当载明指定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不得少于30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逾期不提交将被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当事人应当对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并提出副本一份。
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人民法院可以在审理前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对于证据较多或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
证据交换应当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审判人员对当事人无异议的事实和证据应当记录在卷,对有异议的证据按需要证明的事实分类记录在卷,并记载异议的理由。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
人民法院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前3日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干部身份的确认问题。干部身份在中国仍然存在并涉及到职称认定、工龄审核等方面。干部身份的确认涉及不同情况,包括统招的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以及非统招类的毕业生等。要明确身份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例如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干部吸收和录用手续等。此外,买断工
解决纠纷的四种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其中,协商和调解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而仲裁和诉讼则具有。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同时,提到了相关法律条款作为参考。
书记员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行政地位和法律定位。书记员是人民法院的行政工作人员,负责法庭审理记录等审判辅助事务,其职责受到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担任书记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国籍、拥护宪法、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等。同时,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开除
法庭录音的合法性问题,指出在我国一般情况下法庭不公开录音,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案件不公开审理时录音不合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如哄闹、冲击法庭、侮辱司法工作人员等,并强调了对这些行为的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