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 > 刑事案件开庭的法律程序及流程

刑事案件开庭的法律程序及流程

时间:2024-08-12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0478

刑事案件开庭程序及法律依据

宣布开庭和确认到庭人员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的规定,刑事案件开庭程序一般以宣布开庭和确认到庭人员开始。审判长在开庭时要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案由。

法庭调查阶段

在确认到庭人员后,进入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首先宣读起诉书,然后被告人和被害人有权分别陈述。

讯问和发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也有权对被告人进行讯问。此外,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以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经审判长许可后,也可以向被告人发问。

询问证人和鉴定人

在法庭调查阶段,法庭还会进行询问证人和鉴定人的环节。审判人员有权对被告人进行讯问,并询问证人和鉴定人,以进一步核实案件的事实和证据。

举证质证和补充侦查

在询问证人和鉴定人后,法庭会进行举证质证的环节。通过举证质证,法庭会判断是否需要补充侦查,以获取更充分的证据。

法庭辩论

经过举证质证和补充侦查后,法庭调查阶段结束,进入法庭辩论阶段。在法庭辩论中,被告人有权进行最后陈述,然后案件会进入评议与宣判阶段。

评议与宣判

在评议与宣判阶段,法庭会对案件进行评议,并作出最终的宣判。

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的规定,开庭时,审判长需要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案由。同时,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此外,还要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并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也可以对被告人进行讯问。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以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经审判长许可后,也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审判人员还有权对被告人进行讯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查起诉的概念与作用

    审查起诉的概念、作用、法律依据、流程和参考案例。审查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诉讼活动。审查起诉过程中,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如调查核实证据,确保程序合法。参考案例中的甲涉嫌故意杀人案,因存在

  • 刑事公诉案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殊性。对比了刑事自诉案件与刑事公诉案件的区别,详细阐述了刑事公诉案件的流程,包括立案、侦查、拘留、逮捕、审查起诉等阶段。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刑事诉讼案件的时效对于确保诉讼的公正性和及时性中的重要

  • 法院刑事案件开庭程序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开庭程序包括:社会上发生涉嫌犯罪的事件后,侦查机关进行初步调查;对于属于管辖范围内的刑事案件进行立案,并开始侦查;法院在收到并审查

  • 第三类自诉案件适不适用用调解程序

    自诉案件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对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应开庭审判,也可以进行调解。自诉案件的审理由审判员一人进行。法院如发现应由检察院提起公诉的

  • 刑事案件法院开庭为什么没通知律师
  • 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程序
  • 刑事案件移交法院多长时间开庭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