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侦查阶段是刑事案件的第一阶段。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负责对案件进行调查和收集证据。侦查终结的案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在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应当撰写起诉意见书,并将案卷材料和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在刑事案件的第二阶段,即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负责对案件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的任务是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是否已经查清,并评估证据的确实性和充分性。如果符合法律规定,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并根据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审判阶段是刑事案件的最后阶段,由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公诉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后的两个月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然而,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满足《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三个月。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进一步延长,必须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批准。
刑事案件中取保候审的流程与规定。流程包括提出申请、决定批准和执行取保候审三个阶段。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被判处较轻刑罚、不会造成社会危险的犯罪嫌疑人等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取保候审保证人的条件,包括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和有固定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问题,以及刑事案件办案流程和开庭程序。案件结案需由结案机关、司法部门和当事人签字生效,法定代理人可代无法认证的当事人签字。办案流程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开庭程序包括询问核定身份、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
刑事案件在公诉科中如何变更强制措施以及提起公诉的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诉科负责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独立诉讼地位及其诉讼权利与义务。被害人享有控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权利,并需履行相应义务。如认为公安、检察机关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不立案、不起诉,被害人可要求法律监督。被害人既可以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