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施工 > 工程施工监理 > 必须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范围及要求

必须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范围及要求

时间:2024-01-02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074
目前,我国已拥有6100多家监理企业、52万从业人员,其中注册监理工程师仅10万余人。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式”监理供大于求。按理,监理竞争应该是监理实力,包括拥有各类别监理工程师数目、总监资质、过往业绩等多方面的竞争。

法律咨询:哪些建设工程必须实行监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的规定,以下是必须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

1、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根据《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骨干项目。

2、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

a) 供水、电、气、热等市政工程项目

b) 科技教育文化等项目

c) 体育、旅游、商业等项目

d) 卫生社会福利等项目

e) 其他公用事业项目

这些工程的总投资应在3000万元以上。

3、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

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属于此类工程。而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建设工程,其监理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4、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

对于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提供的贷款、援助资金进行的工程,也必须实行监理。

5、国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他工程

项目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交通运输、水利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学校、影剧院、体育场馆等与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有关的工程,根据国家规定也必须实行监理。

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2. 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

3. 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4. 已经确定建筑施工企业;

5. 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6. 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7. 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8. 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后十五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申请颁发施工许可证。

建设单位应当在领取施工许可证后三个月内开工。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应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每次延期不超过三个月,最多延期两次。若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超过延期时限,施工许可证将被废止。

若正在建设中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建设单位应在中止施工后一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并按规定进行建筑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建筑工程恢复施工时,应向发证机关报告;若中止施工满一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向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对于按照国务院相关规定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或中止施工,应及时向批准机关报告情况。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六个月,应重新办理开工报告的批准手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监理合同的构成要素

    监理合同的构成要素及相关法律知识。监理合同包括监理投标书、监理委托合同标准条件、监理委托合同专用条件等要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监理制度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制度,监理单位需有相应资质,代表建设单位监督承包单位,并保证独立性。工程监

  • 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 建设工程管理就业前景

    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工程建设项目的相关情况。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土木工程技术和经济学知识的人才,就业前景广阔,涉及多个行业部门的管理工作。建设工程项目包括策划、勘察、设计等多个阶段,而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各个环节中从事相关工作。随着

  • 日期及天气情况记录

    日期及天气情况、监理工作、施工工作和工程进度的记录方法。包括现场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发现与处理,收发文情况,专业会议纪要和工地洽商,重要监理事件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监理工作和工程的事件。同时,记录施工部位、内容、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进场和使用情况,以及形象

  • 监理合同管理的方法
  • 报考监理工程师的基本条件
  •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协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