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暴力案件是指犯罪分子故意使用具有强烈杀伤力、破坏力的犯罪工具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多人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案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之一的案件将被立为严重暴力案件,并作为特别重大刑事案件进行统计:
1. 劫持飞机、船舶、火车、汽车的案件。
1. 使用军用枪支、猎枪、运动用枪(不含气枪)或仿制的上述枪支进行杀人、抢劫、强奸等犯罪的案件。
2. 抢劫军用枪支的案件。
3. 武装走私、贩毒的案件。
1. 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或针对党政机关、水厂、电厂、铁路、公路、电台、电视台以及生产、存放剧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进行爆炸、放火的案件。
2. 在其他部位、地点对特定对象爆炸、放火行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件。
1. 驾驶机动车故意撞人、轧人的案件。
2. 驾驶机动车、船故意碰撞造成多人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件。
1. 以制造政治事端为目的的劫持人质的案件。
2. 以要挟报复为目的劫持党政领导人、国家工作人员及其子女亲属的案件。
3. 劫持人质对抗军警追捕的案件。
4. 持抢、持爆炸物品劫持人质的案件。
为了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而盗窃枪支、爆炸物品、放射性和剧毒物品的案件(这些案件发生后,无论作案动机如何,均先按严重暴力案件进行立案并开展工作;破案查明不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目的的案件,再予以撤销)。
对公众饮用的水源或食品故意投放有毒物质,危害公众生命安全的案件。
出于犯罪的故意,利用易燃易爆气体或能造成人身严重伤害的化学制剂(如浓缩硫酸、硝酸等)以及放射性物品直接造成多人致伤、致残或死亡的案件。
其他行为应立为严重暴力案件的。
教唆犯的特点和要素。教唆犯通过劝说等手段将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没有犯罪意图的人,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教唆犯必须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犯罪,并且希望或放任他人去犯罪。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对不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
盗窃案件中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条件和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符合条件的嫌疑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同时,公安机关对盗窃案件的立案标准进行了规定,无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都应接受、登记并认真查处。对于情节或后果严重的案件,应立为重大或特大案件。个
狗被偷的情况及其处理方法。狗被偷属于财物盗窃,需根据物价部门对狗的实际价值进行鉴定,依据实际价值确定处罚措施。若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将追究盗窃罪责任;若未达到,则按治安案件处罚。文章还介绍了相关法律依据和处罚标准。
过失引起火灾的立案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的规定,包括过火面积和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程度等方面,对失火案件进行不同等级的立案处理。同时还提到了相关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