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暴力案件立案标准与调查程序

暴力案件立案标准与调查程序

时间:2024-09-07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0864

什么是严重暴力案件

严重暴力案件是指犯罪分子故意使用具有强烈杀伤力、破坏力的犯罪工具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多人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案件。

什么情况下被认定为严重暴力案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之一的案件将被立为严重暴力案件,并作为特别重大刑事案件进行统计:

一、劫持案件

1. 劫持飞机、船舶、火车、汽车的案件。

二、使用枪支进行犯罪的案件

1. 使用军用枪支、猎枪、运动用枪(不含气枪)或仿制的上述枪支进行杀人、抢劫、强奸等犯罪的案件。

2. 抢劫军用枪支的案件。

3. 武装走私、贩毒的案件。

三、爆炸、放火案件

1. 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或针对党政机关、水厂、电厂、铁路、公路、电台、电视台以及生产、存放剧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进行爆炸、放火的案件。

2. 在其他部位、地点对特定对象爆炸、放火行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件。

四、交通肇事案件

1. 驾驶机动车故意撞人、轧人的案件。

2. 驾驶机动车、船故意碰撞造成多人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件。

五、劫持人质案件

1. 以制造政治事端为目的的劫持人质的案件。

2. 以要挟报复为目的劫持党政领导人、国家工作人员及其子女亲属的案件。

3. 劫持人质对抗军警追捕的案件。

4. 持抢、持爆炸物品劫持人质的案件。

六、盗窃危险物品案件

为了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而盗窃枪支、爆炸物品、放射性和剧毒物品的案件(这些案件发生后,无论作案动机如何,均先按严重暴力案件进行立案并开展工作;破案查明不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目的的案件,再予以撤销)。

七、投放有毒物质案件

对公众饮用的水源或食品故意投放有毒物质,危害公众生命安全的案件。

八、使用危险化学物品案件

出于犯罪的故意,利用易燃易爆气体或能造成人身严重伤害的化学制剂(如浓缩硫酸、硝酸等)以及放射性物品直接造成多人致伤、致残或死亡的案件。

九、其他行为

其他行为应立为严重暴力案件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不同数量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明知持有国家禁

  •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故意伤害罪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依据刑法,追诉标准按法定最高刑确定,不同刑罚有不同追诉期限。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五年;更高刑期则对应更长的追诉期限。追诉期限可因案件立案后被告逃避侦查或审判、被害人提出控告而未立案等情况而延长。

  • 医疗事故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医疗事故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问题。文章指出,医疗事故罪的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开始,其立案材料来源多样。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医疗事故刑事案件立案难的问题,原因在于相关法规不完善以及行政处理与司法诉讼衔接不规范。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完善诉讼机制,法院应享有是否进行

  • 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判决时间

    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判决时间,法院审理这类案件通常应在受理后的2个月内宣判,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等特定案件可延长。非法持有枪支罪的立案标准包括持有军用枪支、非军用枪支、弹药等,对于不符合配备条件的人员擅自持有或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将受到法律追究。

  • 行政处罚移交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
  •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定义与要件
  • 非法集资案件证据的处理方式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