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监理制度在建设过程中仅限于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而忽略了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招投标阶段的监管。这导致监理人员在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始工程施工,缺乏对工程全过程的深入了解和熟悉。特别是在水利工程等规模较大、技术复杂、时间较长的项目中,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了不利影响。
解决方法:应该将监理制度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的始终,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监理人员应在工程开始前就参与,以便更好地掌握和熟悉工程情况。此外,需要针对水利工程等特殊项目,加强监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业主行为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有些业主过多干预监理工作,有些直接向承包商下达指令,导致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实际上,监理工程师应该是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唯一管理者,业主委托了监理,就应由监理工程师来实施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业主的意见和决策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实施,而业主应该管理监理工作,而不是直接管理工程建设项目。
解决方法:监理人员应熟悉监理委托合同,正确处理与业主的关系,以全局为重,以客户为先,为业主提供服务,并对业主负责。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业主的信任,促进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可以通过对业主招投标或业主代理招投标的方式来规范业主行为,转变业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观念,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监理工程师作为公正的第三方,根据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进行监理,而不是承包商的质检员。这涉及到职责和验收程序的问题。各项验收必须在承包商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承包商有责任确保提供合格产品,监理负责检验工程产品。承包商不能将监理视为自己的质检员,监理也不能将自己等同于承包商的质检员,监理工作的检查应该是全面的。
解决方法:明确监理工程师的职责,确保其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监理工作。承包商应负责提供合格产品,监理负责检验工程产品。双方应相互配合,确保工程质量的达到要求。
目前存在一种认识,即工程出了问题就找监理。这种观念是片面的。监理工程师根据业主的授权,根据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监理的质量责任可以理解为,在设计阶段存在设计质量问题时,设计监理应承担相应责任;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原因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时,无论监理是否发现承包商的不合格产品,监理应承担相应责任,但不能免除承包商的责任。因为工程建设承包合同明确规定了承包商必须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这需要三方共同努力。监理的整体水平应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作用。
监理合同的构成要素及相关法律知识。监理合同包括监理投标书、监理委托合同标准条件、监理委托合同专用条件等要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监理制度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制度,监理单位需有相应资质,代表建设单位监督承包单位,并保证独立性。工程监
日期及天气情况、监理工作、施工工作和工程进度的记录方法。包括现场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发现与处理,收发文情况,专业会议纪要和工地洽商,重要监理事件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监理工作和工程的事件。同时,记录施工部位、内容、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进场和使用情况,以及形象
监理合同管理的方法,包括协助拟定合同条款、参与合同商谈、发布工程变更指令、与相关部门协商并报经招标人批准、分析和跟踪合同执行情况以及处理索赔事宜和合同纠纷等。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涉及工程项目的质量、投资、进度目标以及双方责任、权力和利益关系
报考监理工程师的基本条件。凡是身体健康、遵纪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备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取得相应中级职务并在该职务上任满一定年限,可申请参加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同时,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从事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人员,可免试部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