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申请和移送 > 执行判决的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

执行判决的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

时间:2024-05-30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1115

执行判决的程序

一、刑事执行的定义和范围

刑事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交付执行机关,依法对其所确定的内容进行实施,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变更执行等诉讼问题的活动。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程序,也是国家刑罚权得以实现的关键阶段,但并非判决、裁定的整个执行过程和一切活动都属于刑事诉讼的范围。属于刑事诉讼活动的包括两个方面:1.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交付执行;2.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变更,如暂予监外执行、减刑、假释等。而执行机关对罪犯的监管、教育、组织劳动等则不具有诉讼活动的性质,而属于司法行政活动。

二、刑事执行的依据

刑事执行的依据是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8条和有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和裁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上诉期满而没有上诉或抗诉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
  2. 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即中级、高级人民法院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和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
  3.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和裁定。
  4. 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裁定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授权核准的死刑判决和裁定。

三、刑事执行的后果

刑事执行的后果包括以下几点:

  1.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2. 如果债务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3. 对于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以上是关于执行判决的程序、刑事执行依据以及强制执行的后果的相关法律内容。了解刑事执行的程序和依据对于了解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申请和法院强制执行的步骤非常重要。如果您还有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的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范文及注意事项

    民事诉讼胜诉后,当事人往往难以得到权益保障,这是因为义务人不履行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民事判决民事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执行立法滞后、法律意识淡薄、履法责任弱化、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严重以及法院自身工作存在问题。民事判决书生效后,可以

  • 法院刑事申诉期限解读及注意事项

    法院刑事申诉的有效期限是从判决生效开始到刑罚执行结束的两年内。超过两年后提出申诉一般不予受理,但在特定情况下仍可被受理,包括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原审被告人在期

  • 法院判决书执行期限的重要性及相关事项

    根据上述内容,法院判决书执行期限为生效判决后6个月内结束,但中止执行的时间不计入其中。如果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执行期限,需要经过法院院长批准。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包括

  • 二审申诉期限注意事项

      申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重新审查的处理案件的一种诉讼请求。  以上就是关于二审申诉期限的详细内容。二审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内可申请再审,另外根据我国最新司法解释的规定,申诉的期

  • 离婚诉讼中的关键事项
  • 法院释明错误可以成为再审理由吗
  • 法院判令丈夫还款后其妻子是否承担连带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