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拘传 > 口头传唤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

口头传唤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

时间:2024-05-20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1473

什么是传唤?

传唤是一种法律措施,指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案的行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指定的地点、住所或所在单位进行讯问。当有人可能涉及违法犯罪行为或与违法犯罪有关时,可能会被采取口头传唤。然而,口头传唤必须符合一定条件,而不是随意采取。

口头传唤的条件

符合法律规定的口头传唤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现场发现违法行为的人。
  2. 人民警察必须出示工作证件。

传唤的注意事项

如果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必须经公安派出所或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并使用传唤证(传票)进行传唤。对于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公安机关应当告知被传唤人传唤的原因和依据。

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传唤或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以及其他可以强制传唤的违法行为人,可以采取强制传唤。在强制传唤时,可以依法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过电话、手机短信、传真等方式将传唤的原因和地点通知被传唤人的家属。如果被传唤人拒绝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其他无法通知的情况,可以不予通知,但应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使用传唤证进行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在被传唤到案后和询问查证结束后,应当在传唤证上填写到案时间和询问查证结束时间,并签名。如果拒绝填写或签名,办案人民警察应在传唤证上注明。对于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进行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如果案情复杂,违法行为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减轻生活压力,维护合法权益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面临着环境冲突和巨大压力。建议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尽量减轻压力。如果遇到难以处理或无法忍受的情况,最好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本网站致力于打造优秀的法律咨询平台,如果您还有疑问,请进入手心律师网进行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传唤证必须当面送达吗

    传唤证是否必须当面送达,以及传讯、传唤和拘传的区别。传唤不具有强制性,不属于强制措施,目的是使诉讼程序按计划进行,弄清案情。传唤须用传票,载明相关信息并依法送达。拘传具有强制性,适用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及现行犯。传讯与传唤在司法实践中基本通用,但二者

  • 拘传时间的限制

    拘传时间的限制以及适用条件。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计时始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刻。拘传的对象需要是自然人等并被传唤两次,无抗拒的特殊情况不能适用拘传措施。当被执行人不出庭且经过批评教育后仍不主动到庭时,可采取强制措施拘传到庭。

  • 口头传唤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

      传唤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所采取的一种措施。  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票)传唤。  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

  • 传唤是否需要先立案

    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 刑事传唤是否必须立案
  • 口头传唤的适用情形有哪些
  • 口头传唤和刑事传唤如何区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