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发《工程暂停令》,要求停止相关施工工序,并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现场。同时,要求事故发生单位向主管部门上报,并在24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
监理工程师在事故调查中应积极协助,提供相应证据,若监理方无责任,可参与调查组工作;若监理方有责任,则应回避但配合调查组工作。
监理工程师接到调查组的技术处理意见后,可组织相关单位制定技术处理方案,并进行审核签认。一般情况下,应委托原设计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其他单位提出的方案需经原设计单位同意签认。制定技术处理方案时,应征求建设单位意见。
技术处理方案核签后,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并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对工程质量事故的技术处理进行监理。关键部位和工序应进行旁站,并与设计、建设单位共同检查认可。
对施工单位的完工自检结果,应组织各方进行检查验收,必要时进行处理结果鉴定。要求事故单位整理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并进行审核签认,将技术资料归档。
签发《工程复工令》,恢复正常施工。
质量事故的处理需要掌握实际情况和确定对策。实况资料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调查报告:施工单位应进行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并提交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状况描述、发展变化情况以及观测记录、现场照片或录像等。
2.监理单位的第一手资料:监理单位也需进行调查研究,以核实施工单位提供的情况。
合同文件包括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委托合同、设备与器材购销合同、监理合同等。合同和合同文件的作用是确定各方是否按照合同条款实施活动,以找出事故的可能原因。
1.设计文件:与工程质量有关的设计文件。
2.施工技术文件、档案和资料:与施工有关的技术文件、档案和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建设法规为工程质量和质量事故处理提供了法律保障。涉及资质管理、从业者资格管理、建筑市场、建筑施工和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法规与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有关。
监理合同的有效期定义,以及相关建筑法规定。监理合同有效期从签订之日起至工程竣工移交且监理人获得报酬尾款为止。法律强调建筑工程监理的重要性,规定了监理单位的资质要求、监理内容和权限,以及监理人在工程质量、工期和资金方面的监督责任。若工程设计不符合标准,
工程建设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工程建设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等,同时涉及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和协调相关单位的工作关系。依据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承包单位的资质证书和业务范围、禁止超越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保障工程质
《侵权责任法》中按份责任的适用情形,以及与连带责任的区别。按份责任适用于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情形,责任人按其份额承担侵权责任;而连带责任则指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全部责任人承担责任。按份责任人在内外部均按份额承担责任,连带责任人在内部按份额承担,外部则
未取得建设审批手续的施工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指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发包人取得相应审批手续或经主管部门批准建设的合同有效。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挂靠行为的具体情形、必须招标的建设工程的认定、劳务分包合同的效力认定以及企业内部承包行为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