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管辖原则概述及适用条件
时间:2024-06-05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离婚案件的管辖原则及程序
一、离婚案件的管辖原则
离婚案件作为一种民事案件,其管辖原则遵循民事诉讼的管辖原则。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离婚案件由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而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只在特殊情况下具有管辖权。
具体而言,离婚案件一般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经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二、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
对于涉及外籍配偶的离婚案件,适用以下规定:
- 双方当事人在国内均有住所的,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 原告是我国公民在我国境内有住所,被告不在我国领域居住的,由原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 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必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双方当事人在国外,但未定居,任何一方起诉离婚时由原告或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涉及港、澳、台的离婚案件的管辖,参照涉外案件处理。
三、离婚的程序
离婚登记按照初审、受理、审查、登记(发证)的程序办理:
- 当事人提交证件和证明材料。
- 婚姻登记员查验相应证件和证明材料。
- 婚姻登记员向当事人讲明婚姻法关于登记离婚的条件。
- 婚姻登记员询问当事人的离婚意愿以及对离婚协议内容的意愿。
- 双方自愿离婚且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双方填写《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并在监誓人面前签名。
- 夫妻双方亲自在离婚协议上签名,婚姻登记员作监誓人。协议书夫妻双方各一份,婚姻登记处存档一份。
- 婚姻登记员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离婚协议书进行审查,符合离婚条件的,填写《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和离婚证。
- 颁发离婚证。颁发离婚证应当在当事人双方均在场时进行,包括核实姓名、出生日期、离婚意愿,告知法律关系变化以及与子女的关系和义务,见证当事人在审查处理表上签名或按指纹,注销结婚证并退还当事人,将离婚证分别颁发给离婚当事人双方。
以上就是关于离婚案件的管辖原则及程序的相关内容。在离婚过程中,对于夫妻存续期间的财产、债务和子女等事项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割,因此选择与案件相关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非常重要,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广告合同履行地的管辖问题
广告合同的履行地的管辖问题。首先,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和合同法的规定,确定了不同情况下广告合同的履行地。其次,在审判实务中,以合同双方约定为准确定合同履行地,如合同无约定则结合诉讼请求和合同履行义务确定。最后,对于约定不明确或未履行的合同,由被
-
侮辱罪的管辖法院确定方式
侮辱罪的管辖法院确定方式。刑事案件一般由犯罪地法院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分子实际取得财产的地点。被告人的居住地也可管辖。对于通过网络实施的侮辱罪,被害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如证据不足,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
协商管辖的限制
协商管辖的限制,包括适用案件类型、适用审级、表现形式和法院选择等方面的限制。协商管辖仅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合同纠纷,并且必须以书面协议的方式进行。同时,协商管辖必须符合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选择的法院必须在特定范围内。此外,还介绍了协商管辖的概念及相
-
民事诉讼中的地域管辖及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中的地域管辖及相关规定。地域管辖是根据案件性质和当事人地域情况确定管辖范围。民事诉讼中,以“原告就被告”为基本原则,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若被告住所与居住地不一致,则由居住地法院管辖。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地域管辖做出详细规定,
-
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式
-
民间一般借贷担保人的时效
-
保险合同纠纷的管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