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类型的土地和用途,征地补偿费用标准如下:
1. 征收耕地补偿标准:
-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
-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
-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
2. 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
-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
-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
-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6万元
3. 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4. 征收工矿建设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6万元
5. 征收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和未利用地平均每亩补偿2.1万元
请注意,以上数据仅为平均值,具体的补偿标准还需根据当地实施细则来确定。
征地补偿费用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1. 土地补偿费:用地单位依法向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用于弥补被征用土地造成的经济损失。
2. 青苗补偿费:用地单位向种植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于弥补征地对青苗的毁损。
3. 附着物补偿费:用地单位向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4. 安置补助费:用地单位向被征地人提供的安置补助费用。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属于全体村民所有。因此,在农村征地时,征地补偿款归全体村民所有,并由村集体进行分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条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如果土地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如果土地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并接受监督。同时,严禁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
农村承包地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方式。对于征收农民承包地,村集体预留部分补偿款用于社保,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补偿被征地农民;对于非农民承包的其他集体土地,补偿费分配给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地转包后,农民可获得土地补偿金、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等十二种情况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具体内容。该法规定了详细的诉讼范围,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农民朋友遭遇“以租代征”后的维权方式。文章指出,如果与政府部门签订了无效的土地租赁合同,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确认其无效并要求返还土地。若被政府部门强行占地,可提起行政诉讼。文章还阐述了行政侵权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占用土地行为属于行政侵权行为
代征地的性质,包括其定义、费用事项等。代征地是指城市建设工程中代征的公共用地,涉及征地土地使用权性质、项目来源和费用确定方式等。代征地费用按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计算,包括依据地块现状建筑面积、土地面积、整个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费用等来确定。此外,还存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