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通常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在认识上发生分歧而发生争执,引起纠纷。医疗事故是指经医疗单位具有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由于过失而造成患者的人身损害后果的。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在根本上的区别在于危害性不同。医疗纠纷包括医疗事故以外的轻微损害,甚至是无损害。而医疗事故必须是给患者造成了法定的危害结果才能构成。
医疗纠纷根据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和医疗意外三类。
医疗差错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办事,出现一般性错误,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但未达到医疗事故的标准。
医疗意外主要是指因医学科学技术水平所限或患者特异体质而出现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医疗过失行为,不负法律责任。
双方当事人可以就医疗纠纷进行协商,也可以进行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相关法律如侵权责任法和人身损害赔偿法都有规定,可以作为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是判定医疗机构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有无过错,过错与不良医疗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对医患双方所争议的医疗行为判断是否医疗事故。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两者之间构成逻辑上的包容关系。有些过错未达到医疗事故定性标准,但事实上已给患者造成了损害,这种情况下,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可以解决问题。
在面对医疗纠纷时,患者应明确是医疗事故还是医疗纠纷。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包括协商、调解和依法维权。同时,需要进行鉴定以确定医疗过错与医疗事故的存在,以便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强制医疗申请以及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同时,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可以采取临时的
中国强制医疗方式的变迁及司法化。传统上,强制医疗方式主要由医疗保护性住院、保安性强制住院和救助性强制医疗三种形式构成,但存在司法审查缺失和行政机关主导的问题。新刑诉法规定强制医疗程序,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标志着该制度从行政化转向司法化。同时
如何取消强制医疗措施。文章介绍了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包括解除强制医疗的申请可以由强制医疗机构或被强制医疗者的亲属提出,法院会进行评估并做出裁定。同时,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也享有申请解除的权利。关键是在诊断评估后,若认为被强制医疗的人不再具有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