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安全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384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的基本原理

1.工人缺乏安全基本知识,不能够判断出己经存在的不安全条件。

这种情况在我国建筑行业最为普遍,我国是一个建筑业大国,从业人数近4000万人,建筑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处于过渡竞争状态。建筑业中很多企业利润微薄,甚至长期亏损,建筑安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建筑业员工80%以上由农民工组成,文化程度平均不到初中毕业,没有受过良好的安全教育和技能的训练,安全知识普遍缺乏。如果是这种原因造成安全事故,应追查企业的安全教育制度是否完善,安全投入是否得到保证。

2.工人明知存在不安全的条件而决定继续进行工作。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可能有三种:一是有些工人自身喜好冒险蛮干,存在侥幸心理和省能心理等非理智行为;二是受群体的影响,干事不计后果;三是受社会、管理层的压力不得不在不安全的条件下继续工作。在我国,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第三种原因造成的。许多没有资质的农民工被迫从事特种行业的工作,例如据作者调查绝大多数建筑工地架子工没有资质的情况非常普遍,但为了来之不易的工作,被迫登高爬低。如果是前两种原因造成安全事故,应追查企业的安全教育的落实问题,若是第三种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因追查领导者责任。

3.忽视了工作环境的内在危险而产生了不安全的行为。在我国建筑工地上,忽视工作环境的内在危险产生不安全行为的情况也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警惕性降低所致。其原因既有平时的安全训练问题也有管理压力造成的心理、生理机能降低引起,例如由于过分疲劳产生的反应能力降低等。

建筑安全事故原因的诊断技术是通过一系列提问和工人可能的回答来辨别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然后调查这个根本原因是如何形成的,及如何被消除。首先要明确“不安全条件”、“工人对不安全条件的反应”和“工人的不安全的行为”的确切含义。

(1)不安全条件。不安全条件是指工作场所或地点自身布置的不安全,或工具、设备、材料的使用违反了现行的安全标准。例如不安全的条件包括敞开的基坑,缺陷的梯子,不适当的脚手架结构,突出的钢筋末端,突出的钉子和缠绕的电线,未支撑的沟槽,缺陷的设备,工具或设备的超载,没有防护的爆破材料,没有接地的电动工具等等。

(2)工人对不安全条件的反应。为了区分两种类型的不安全条件和谁应为他们负责,强调需要考虑工人如何对一个不安全条件反应或如何被影响。不论当一个不安全条件是在工人开始工作之前就存在还是之后形成,工人对它的辨别反应只有两种可能,即或者失败或者成功。

(3)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一个工人忽视工作初始条件可能执行不安全行为。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例如包括在不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忽视安全标准程序,如不带安全帽或防护镜,酒后工作,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等。因此在事故原因追踪研究中强调调查工人为什么会有不安全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路施工安全总结与计划

    公路施工中的安全工作总结与计划。文章前期安全工作总结涉及到吸收塔壁板安装和塔内箱型梁穿吊作业等工作的挑战,并强调了预防工作的关键。安全工作总结部分强调了关注安全和关爱生命的意识,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和现场协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个别

  • 工程所有人

    建筑工程的主要参与方及其角色和职责。工程所有人是工程的最终所有者,负责规划、资金投入和最终收益;工程承包人负责承建工程,分为主承包人和分承包人;技术顾问代表工程所有人监督工程合同的执行并确保工程质量。此外,还有贷款银行等其他相关关系方。当涉及保险时,

  • 登高作业违反规定的相应处罚

    关于登高作业违反规定的相应处罚,包括《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中对违反安全规定作业的处罚措施,以及《建筑法》中关于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的处罚规定。同时,也提到了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遵守的建筑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包括制定安全技术措施、采取安

  • 施工安全协议书

    甲乙方在施工过程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对临时用电设备设施进行监督和检查、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以及采取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同时强调双方必须遵守国家和工程所在地的安全生产要求,确保工程及人员、材料、

  • 复杂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 工程监理责任是哪些
  • 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建筑工程安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