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法 > 交通法规 > 交通法:了解交通规则,保障行车安全

交通法:了解交通规则,保障行车安全

时间:2024-04-04 浏览:8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4157

交通法

第一章 总则

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

第一节 机动车、非机动车

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

申请机动车登记,应当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来历证明;

(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

(四)车辆购置税的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

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申请机动车登记时,应当接受对该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检验。

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办理相应的登记:

(一)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

(二)机动车登记内容变更的;

(三)机动车用作抵押的;

(四)机动车报废的。

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国家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根据机动车的安全技术状况和不同用途,规定不同的报废标准。应当报废的机动车必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应当按照规定喷涂标志图案,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其他机动车不得喷涂、安装、使用上述车辆专用的或者与其相类似的标志图案、警报器或者标志灯具。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有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使用其他机动车的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非机动车的外形尺寸、质量、制动器、车铃和夜间反光装置,应当符合非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

第二节 机动车驾驶人

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考试合格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持有境外机动车驾驶证的人,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考核合格的,可以发给中国的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驾驶人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

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设置应当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和国家标准,并保持清晰、醒目、准确、完好。

道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种植的树木或者其他植物,设置的广告牌、管线等,应当与交通设施保持必要的距离,不得遮挡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不得妨碍安全视距,不得影响通行。

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道路划设专用车道的,在专用车道内,只准许规定的车辆通行,其他车辆不得进入专用车道内行驶。

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大范围施工等情况,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与公众的道路交通活动直接有关的决定,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

遇有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形,采取其他措施难以保证交通安全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责任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依据事实和本法的有关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对于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

第八十八条 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行驶规定

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第五十二条 机动车跟车距离

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车:(一)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的 (二)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 (三)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 (四)行经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是没有超车条件的。

第五十三条 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

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第五十四条 机动车超车

机动车遇有前方车辆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不得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不得穿插等候的车辆。在车道减少的路段、路口,或者在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遇到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机动车应当依次交替通行。

第五十五条 机动车通过铁路道口和人行横道

机动车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没有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应当减速或者停车,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第五十六条 机动车载运规定

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

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明显标志。在公路上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并应当依照公路法的规定执行。

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五十七条 非机动车通行规定

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第五十八条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十五公里。

第五十九条 非机动车停放规定

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第六十条 驾驭畜力车规定

驾驭畜力车,应当使用驯服的牲畜;驾驭畜力车横过道路时,驾驭人应当下车牵引牲畜;驾驭人离开车辆时,应当拴系牲畜。

第六十一条 行人通行规定

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第六十二条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第六十三条 行人行为规定

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第六十四条 特殊行人通行规定

学龄前儿童以及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盲人在道路上通行,应当使用盲杖或者采取其他导盲手段,车辆应当避让盲人。

第六十五条 行人通过铁路道口

行人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没有交通信号和管理人员的,应当在确认无火车驶临后,迅速通过。

第六十六条 乘车人行为规定

乘车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

第六十七条 高速公路通行规定

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一百二十公里。

第六十八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应当依照本法第五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办理;但是,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并且迅速报警。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者交通事故,无法正常行驶的,应当由救援车、清障车拖曳、牵引。

第六十九条 高速公路的拦截检查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拦截检查行驶的车辆,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法执行紧急公务除外。

第七十条 交通事故处理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的处罚

第八十九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通行规定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警告或者罚款5元以上50元以下。
  • 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第九十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通行规定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警告或者罚款20元以上200元以下。
  • 根据其他法律规定的处罚,依照规定处罚。

第九十一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
    •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
  •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
  •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九十二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规定,对公路客运车辆违法载客、超载、违规载货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载客超过额定乘员的,罚款200元以上500元以下。
  • 超过额定乘员20%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罚款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对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违规载客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超过核定载质量的,罚款200元以上500元以下。
  • 超过核定载质量30%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罚款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对于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机动车直至违法状态消除。

对于运输单位的车辆有上述违法行为,经处罚后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第九十三条

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可以口头警告,并令其立即驶离。
  • 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罚款20元以上200元以下,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
  • 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

第九十四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规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超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费用的,应退还多收的费用,并依法给予处罚。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罚,并处所收检验费用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并依法撤销其检验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五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规定,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并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并可以依照本法第九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故意遮挡、污损或者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依照本法第九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九十六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收缴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
  • 扣留该机动车,并处15日以下拘留,罚款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收缴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 扣留该机动车,并处10日以下拘留,罚款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收缴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 扣留该机动车,并罚款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当事人提供相应的合法证明或者补办相应手续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第九十七条

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强制拆除,并罚款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第九十八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扣留车辆,直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2倍罚款。

缴纳的罚款将全部纳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九十九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 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 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
  • 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 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 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 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对于有上述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将面临罚款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处罚。

行为人有违法行为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其他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交通警察行政处罚

第一百零五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规定,交通警察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将面临行政处分:

  • 为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机动车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的。
  • 批准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机动车安装、使用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警报器、标志灯具,喷涂标志图案的。
  • 为不符合驾驶许可条件、未经考试或者考试不合格人员发放机动车驾驶证的。
  • 不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制度或者不按规定将依法收取的费用、收缴的罚款及没收的违法所得全部上缴国库的。
  • 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驾驶学校或者驾驶培训班、机动车修理厂或者收费停车场等经营活动的。
  •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 违法扣留车辆、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车辆号牌的。
  • 使用依法扣留的车辆的。
  • 当场收取罚款不开具罚款收据或者不如实填写罚款额的。
  • 徇私舞弊,不公正处理交通事故的。
  • 故意刁难,拖延办理机动车牌证的。
  • 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的。
  • 违反规定拦截、检查正常行驶的车辆的。
  • 非执行紧急公务时拦截搭乘机动车的。
  • 不履行法定职责的。

对于有上述行为的,将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扣留和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第一百一十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规定,执行职务的交通警察认为应当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给予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可以先予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并在24小时内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

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应当在15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接受处理的,将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一百一十二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非机动车时,应当当场出具凭证,并告知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被扣留的车辆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逾期不来接受处理,并且经公告3个月仍不来接受处理的,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

第一百一十三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规定,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期限从处罚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如果处罚决定生效前先予扣留机动车驾驶证的,扣留1日折抵暂扣期限1日。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后重新申请领取机动车驾驶证的期限,按照机动车驾驶证管理规定办理。

依法对交通警察进行行政处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对于受到降级或者撤职行政处分的交通警察,可以予以辞退。而对于受到开除处分或者被辞退的交通警察,应当取消其警衔。对于受到撤职以下行政处分的交通警察,应当降低其警衔。

交通警察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如果交通警察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如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有违反本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所列行为之一,给当事人造成损失,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附则

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

(一) "道路"指的是公路、城市道路和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场所,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地方。

(二) "车辆"指的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三) "机动车"指的是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四) "非机动车"指的是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满足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五) "交通事故"指的是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管理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编机动车牌证、在编机动车检验以及机动车驾驶人考核工作,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相关部门负责。

拖拉机的管理职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对于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由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职权。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在行使职权时,应当遵守本法的规定,并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对于违反规定的情况,将依照本法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在本法施行前,由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发放的机动车牌证,在本法施行后仍然有效。

境外机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国家对入境的境外机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实施统一管理。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本法规定的罚款幅度内,规定具体的执行标准。

修改内容

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作如下修改:

酒驾和醉驾的处罚

将第九十一条修改为: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伪造、变造和使用伪造、变造证件的处罚

将第九十六条第一款修改为: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根据上述修改,重新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辆被撞,对方全责,保险公司不赔偿的解决办法

    车辆被撞后,对方全责但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情况下,被撞车主应如何采取行动。首先,被撞车主应寻求专业机构进行车辆维修评估和修理,并获取相关凭证。然后,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被撞车主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车主和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

  •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包括民事赔偿无法调解时的诉讼途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复核审查期间涉及诉讼的情形处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内容以及复核审查的内容等。在复核审查期间若当事人提起诉讼,复核将被终止。交通事故认定书需包括事故当事人情况、

  • 车祸九级伤残能赔多少钱一口价

    车祸九级伤残的赔偿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赔偿金额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营养费等。此外,《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交通事故的赔偿原则和责任分配。因车祸致残者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和经过相关证明及认定。

  • 车辆被撞人死亡的责任认定

    车辆被撞人死亡的责任认定问题。首先介绍了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判断流程,然后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阐述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接着讨论了毒驾撞死人的刑事责任和缓刑可能性。最后指出行人闯红灯引发车祸的责任认定需根据

  • 无罪辩护醉驾怎么判
  • 支付宝可以交违章罚款吗
  • 酒后驾驶怎么判无罪辩护
交通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