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者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一、什么是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肇事罪的特征。
二、交通肇事者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的肇事者,要追究刑事责任。
1.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造成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的。
(2)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
(3)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起点在3万元至6万元之间的。
2.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视为“情节特别恶劣”,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1)造成2人死亡。
(2)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起点在6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
3.具有下列情节之一,并符合上述“1”或“2”的规定,按照“1”或“2”的规定从重处罚:
(1)犯交通肇事罪,畏罪潜逃,或有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或隐瞒事故真相,嫁祸于人的。
(2)酒后驾车的。
(3)非司机驾驶机动车辆的。
(4)驾驶无牌照车辆的。
(5)明知机动车辆关键部件失灵仍然驾驶的。
(6)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三、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2、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交通肇事罪相关的知识,小编为您推荐: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与处罚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与处罚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
交通事故导致的骨裂不愈合误工时间的计算方法,依据我国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误工时间需由医疗机构证明确定。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可以扣留车辆的法定情形,包括未携带证件、伪造证件、未投保、超载、被盗抢嫌疑等情形。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的撰写问题。双方就该交通事故的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协议,确定了赔偿总额为人民币壹拾肆万元,包括死亡赔偿金等一切费用。甲方积极协商赔偿事宜并表现出悔意,乙方恳请司法机关从轻处理刑事责任。双方签订协议并呈交检察院、法院各一份,签字生效。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刑期,依据相关法律解释,详细阐述了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罪行种类及其对应的刑期。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构成交通事故的要件,包括车辆参与、发生在道路上、运动中发生等,强调了事故必须为人为因素造成的且存在直接物质损失。
醉驾重犯的刑罚确定方式。对于未造成交通事故的酒驾者,将被处以拘役和罚款,并吊销驾驶证。醉驾行为包括追逐竞驶、醉酒驾驶等,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也要承担直接责任。对于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并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