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要达到五个确保
时间:2024-10-17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工程分包的安全管理:确保分包队伍的合法性、安全投入、管理作用、监督管理和安全文化
一、确保分包队伍的合法性
在工程建设中,总承包单位必须加强对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以确保分包队伍的合法性。具体做法包括:
- 审查分包队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允许使用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
- 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不允许超资质分包工程。
- 禁止使用没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队伍,杜绝转包、重复分包现象。
- 审查分包单位的工伤社会保险交纳情况,确保分包单位人员的保险费用得到支付。
- 审查分包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证件、法人授权委托书、公证处公证书、特殊工种证件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
二、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投入
安全是需要投入的,只有在达到一定的投入后才可能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为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需要进行适当的安全投入。具体做法包括:
- 根据工程类别确定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确保安全费用的支付。
- 分包单位将安全费用按比例直接支付给总包单位,避免重复提取。
- 分包单位将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以及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不得挪作他用。
三、确保发挥分包单位的管理作用
加强分包单位的管理,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具体做法包括:
- 促使分包单位形成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和日常培训制度,确保新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每周安全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个小时。
-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基本的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确保各项监督管理到位
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需要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监督管理。具体做法包括:
- 加强对分包单位的日常检查、突击检查和阶段性检查,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 建立分包单位的年度安全评价档案,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状况和能力进行评定。
- 对于安全管理不达标的单位,可以直接清退。
- 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充当医生、教师和法官的角色,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帮助分包单位提升管理水平,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五、确保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企业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职工广为接受、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安全观念、安全作风、安全态度、管理机制及行为习惯的总和。具体做法包括:
- 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的宣传,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
- 从观念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是相辅相成的整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安全施工,必须协同合作。只有共同致力于安全生产管理,才能确保各项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进而完成安全生产的目标指标。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关于安全生产中人员必须持有相应资格方可上岗的问题,提出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做好科研合作,加强风险评估和重点管理,编制安全措施并执行科学程序。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严格执行“五定”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
甲方(总包方):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
甲方在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企业形式、建筑企业资质和是否存在挂靠情况。同时还阐述了乙方作为劳务承包方在施工中需要承担的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等。
-
农村建筑事故的责任主体认定和责任划分
农村建筑事故的责任主体认定和责任划分问题。建筑事故是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农村建筑事故处理困难,主要是因为建筑商多为个体户,缺乏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农村建筑事故的认定和管理目前缺乏具体法律规定,需要根据案件情况综合判断处理
-
施工安全总结报告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和检查工作的情况。成立了以山群副局长为组长的检查领导机构,并对在建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住宅工程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事故工作、应急管理等方面。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建筑材料乱堆乱放、安
-
照明电路敷设要符合规程
-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协议
-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