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民法中的人身关系及其法律意义

民法中的人身关系及其法律意义

时间:2024-10-27 浏览:5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6446

民法中的人身关系及其特点

人身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其内容涉及特定精神利益而非经济利益。在民法中,人身关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主体的地位平等

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管理和被管理、命令和被命令、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各方应平等相待,互不干涉。任何主体地位不平等、一方可支配另一方的人身关系都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

二、与民事权力的享受和行使有关

人身关系有的与民事权利的享受与行使有关,有的与政治权利的享受与行使有关,但与民事权利的享受和行使无关的人身关系不在民法调整范围内。举例来说,基于自然人的身体、健康、姓名、名誉而发生的人身关系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因为它与自然人享受和行使民事权利有关。而基于选民身份或某一党团成员身份而发生的人身关系与民事权利的享受和行使无关,不受民法调整。

三、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

人身关系是建立在主体的自身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与主体的人身是不可分离的。人身关系不仅仅是经济内容,更包含特定的精神利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没有任何内容。有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无直接联系,但是是主体存在的条件,是主体取得财产利益的前提,例如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关系。有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直接相关,例如基于自然人的发明、发现而产生的人身关系。

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其中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中国的大部分民法学者对人身关系的理解与西方主要国家学界的理解不同。中国学者将人身关系理解为人格权关系、亲属关系和知识产权中的身份关系,而西方学界将其理解为关于主体的法律能力的规定、人格权关系和亲属关系。后者的理解范围远大于前者。中国对主体资格问题的遗漏导致了对人身关系重要性的低估,并使其在立法相关条文中的位置较为次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

    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包括隐私权与肖像权。隐私权涉及个人信息的保护,未经许可公开个人信息属违法行为。肖像权则指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肖像进行营利活动。偷拍行为往往同时侵犯这两种权利,导致侵权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内容,详细列举了包括个人信息、住宅、性生活、财产状况、通信和个人文件、社会关系和档案材料等方面的隐私权保护。同时,依据《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犯隐私权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相应责任。

  • 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

    关于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详细阐述了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标准,包括不同类别信息的数量标准和违法所得金额的要求。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受到相应处罚,单位犯罪也将受到处罚。

  • 名誉侵权的法律后果

    名誉侵权的法律后果,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害包括因名誉受损导致的失去工作机会和财产损失等,侵权人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精神损害包括名誉利益损害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文章还介绍了名誉侵权的主要方式,如侮辱、诽谤、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等,这些

  •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 窃听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 手机号是否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