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兼并的第一步是通过产权市场或直接洽谈的方式初步确定兼并方和被兼并方企业。由于产权市场的不规范性,直接洽谈或自找对象确定兼并方和被兼并方的情况较为常见。
企业进行兼并改制时,应对被兼并方企业的各类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认真的清查,以清理债权和债务关系。同时,要核实和界定国有资本金及其权益,以防止国有资产在兼并中流失。兼并必须聘请具备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被兼并企业需按规定向会计师事务所或政府审计部门提供财务会计资料和文件。
企业进行兼并改制时,必须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资产进行评估。资产评估的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和商誉,不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其他资产。评估机构应由直接持有该国有产权的单位决定。评估结果需报主管部门审查确认。
根据评估值,被兼并方企业应合理确定出售底价,并可通过招标、投标等方式确定成交价。成交价不得低于底价,但可在底价基础上有一定幅度的浮动。未按规定进行评估的,不予办理产权变动手续。
成交价确定后,兼并双方的所有者应签订兼并协议。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兼并需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批准。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兼并需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兼并协议自当事人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被兼并方企业产权转让的收入归其产权所有者。兼并后,应办理产权变动登记和税务变更登记。控股式兼并的新设企业需办理法人变更登记。
合并式兼并中,兼并企业应承继被兼并企业的债权和债务。对于控股式兼并,被兼并企业仍需承担债务。被兼并方的职工原则上由兼并企业接收。
以上是企业兼并的法律程序及要求,兼并方和被兼并方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兼并过程合法、公正、公平。
公司收购的流程。首先签署收购意向书,确定基本收购意向并进行相关准备。接着,收购方需要作出收购决议,目标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放弃优先购买权。然后进行尽职调查,签署收购协议。最后,办理后续变更手续,包括股东变更、法人变更等。收购流程涉及法律和财务问题,需要谨
企业兼并的不同形式,包括购买式兼并、承担债务式兼并、吸收股份式兼并和控股式兼并。这些兼并方式各有特点,如购买式兼并是兼并方以现金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承担债务式兼并则是兼并方接受目标企业的资产并承担其债务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兼并方式
国有企业兼并中的债务处理发展历程。企业兼并面临买方市场的挑战,债务处理是重要问题。根据国家政策,债务应法定转移并由兼并方承继。解决债务负担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以提高国民经济素质。若仅在企业层面推进工作而不进
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包括承担债务式、出资购买式、控股式、授权经营式和合并式等。同时,文章介绍了企业兼并重组应遵循的自愿协商、符合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等原则,以及兼并重组的一般程序,如清产核资、提出可行性报告、协商达成意向性协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