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资施工是指在建设工程合同签订后,承包方利用自有资金先进场施工,待工程施工到一定阶段或全部完工后,再由发包方支付工程款的行为。
垫资施工可以分为软垫和硬垫。软垫是指承包人在约定的计划进度节点内,使用自有的材料、设备和劳务完成建设工程,然后按照约定的进度节点由发包方支付工程款。硬垫是指承包方将相当于约定计划进度节点之前的工程款打入发包方的账户中,发包方在约定的进度节点之前不支付工程款,而使用承包方的资金支付工程款。垫资还可以分为部分垫资和全部垫资。
根据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如果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应予支持。这意味着垫资施工在合同中的约定是合法有效的。
在《司法解释》出台之前,垫资施工一直被认为是无效的。然而,由于垫资施工是一种普遍现象,国家难以禁止,且在国际建筑市场上也是允许的。因此,《司法解释》的出台使得垫资施工合同中的约定不再影响合同效力。
工程欠款是指在建设工程中,发包方未按合同或结算报告支付工程款,导致承包方拖欠分包商等债务。
拖欠工程款对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微利企业,拖欠工程款使得企业更加困难。此外,拖欠工程款还会影响整个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行,给工程质量和安全留下隐患,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对于垫资,首先要看当事人是否约定垫资。如果约定了垫资,则可以要求返还垫资和支付利息。如果没有约定利息,则不能要求支付利息。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垫资,则按照工程欠款来处理。
对于工程欠款,无论是否约定利息,都应支付利息。约定的利息按照合同办理,没有约定的则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
简单来说,垫资是承包方主动的行为,是否支付利息要看约定;而工程欠款是被动的行为,必须支付利息。
因此,垫资的法律性质不同于工程欠款。
如何追回已过诉讼时效的工程款问题。介绍了中断诉讼时效的方法,如书面发函、投诉相关部门、签订补充协议或还款协议等。同时,也提供了恢复诉讼时效的方法,如录音催讨法、银行转账法、协商对账法以及故意主张法等。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工程欠款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以
某公司因商场装修和项目收尾工程向另一公司借款,由于商业形势不佳尚有人民币余额未支付的情况。为双方今后的合作,公司承诺分四期还清欠款,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文章同时提示了还款计划书中应注意的风险事项,包括欠款的性质、金额、还款进度和违约责任的明确性,以及
工程欠款产生的多种原因。首先,由于承、发包双方信息不对称,承包人在交易初期处于劣势地位,难以正确选择交易对象和了解真实情况。其次,工程款的拖欠往往源于双方对工程款数额的争议,解决质量、工期等争议是解决工程欠款问题的前提。此外,缺乏有效的清欠手段和国家
承包装修总工程欠条的相关内容。根据承包合同,分包工程的细节和欠款情况被详细列出。文章还强调了欠条中的风险提示,包括币种、利息和联系方式的重要性。还款期限和利息计算方式也被明确说明。债务人信息和合同人信息也被详细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