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损害赔偿 > 知假买假是否能获得双倍赔偿?

知假买假是否能获得双倍赔偿?

时间:2024-05-19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9710

案例分析:知假买假能够获得双倍赔偿吗?

2002年4月,皮某在甲公司购买了10部无绳电话机,每部价格3100元。后来,皮某以该电话机非国家正式进口且无邮电部件进网许可证为由,要求甲公司退货并赔偿人民币。甲公司承认其销售的无绳电话机没有办理邮件部件进网许可证,但同时提出该无绳电话机无质量问题,皮某购买该种无绳电话机是以获得赔偿为目的,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因此不同意退货及赔偿。双方为此发生纠纷,皮某遂起诉至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甲公司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对其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评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了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案的关键问题在于对“消费者”的解释。虽然皮某的行为与一般消费者不同,但从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精神出发,皮某应被认定为消费者。

对于“消费者”的认定,需要采用立法解释和社会学解释相结合的方法。立法解释是探求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所作的价值判断及其所欲实现的立法目的,而社会学解释则侧重于社会效果预测和目的的衡量。在本案中,引入社会学解释方法比较恰当。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但未对“生活消费需要”进行详尽阐释。如果以购买商品的数量为标准限制消费者的权益,将属于限缩解释。根据法律原则,法律未作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依照公序良俗、诚实信用等原则进行解释,以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调整社会关系。因此,消费者购物不受数量限制,一律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关于制假卖假者的行为是否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条件。买假者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购买假货的方式是根据其对商品真伪的判断,对于假货的认定完全是买假者的主观判断。买假者购买商品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并且他们的行为并未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买假者的行为是合法的。

总结起来,买假者的涌现是社会环境的需要,他们的行为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宗旨是给予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特殊的法律保护。制假卖假者并不因具有识别真假的能力而成为与经营者相匹敌的强者,同样应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特殊保护。在本案中,甲公司销售的无绳电话机属于非国家正式进口且无邮电部件进网许可证的不合格产品,构成了欺诈行为,甲公司应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吉化爆炸事故引发的公众责任险问题

    吉化爆炸事故引发的公众责任险问题。目前,保险公司在该事故中的赔偿金额有限,高危企业未购买公众责任险,政府可能承担损失。国内部分高危行业未投保公众责任险主要是出于控制成本考虑。商业保险在公众利益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受到关注,未来可能建立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及“知假买假”者的索赔权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以及“知假买假”者的索赔权保护问题。该法适用于我国主权所及的全部领域,并对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的权益提供保护。对于“知假买假”者,法律对其索赔权的认定存在争议,因为一些法院不支持他们获得双倍赔偿的请求,认为他们

  • 合作协议

    甲方与乙方之间的合作协议,内容包括软件销售合作的相关细节、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及其他条款。甲方购买乙方软件用于计算机捆绑销售或免费赠送,并保证未经乙方同意不对软件进行修改。乙方保证软件的合法版权和质量合格。双方需遵守协议条款,违约需赔偿损失。协

  • 老人购买虚假被子遭受侵权,该如何维权

    老人购买虚假被子遭受侵权后的维权方式。卖方以虚假宣传的方式诱导消费者购买,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老人作为买方,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通过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行政部门申诉、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维权。同时,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相关责任方

  • 因工受伤无工伤保险的赔偿方式
  • 消费欺诈案例分析
  • 双十一卖家虚假活动怎么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