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是指受害人仅请求行政赔偿,而不对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的合法性提出具体要求。这种情况下,适用行政赔偿的先行程序。先行程序是指如果赔偿请求人单独提出赔偿请求,应首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如果赔偿义务机关不予赔偿或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单独提出赔偿请求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况:
上述情况都需要适用赔偿先行程序。
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是指在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中,请求人一并提出赔偿请求。其特点是将确认行政行为违法与要求赔偿两项请求一并提出,并要求并案审理。通常,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会先确认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然后再决定是否赔偿。
不论是单独提出还是一并提出赔偿请求,赔偿请求人都可以根据受到的不同伤害,同时提出数项赔偿请求。例如,如果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导致公民身体受伤,请求人可以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行政行为导致公民身体残疾并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受害人还可以申请残疾赔偿金以及对其抚养人的生活费等。当然,如果损害是单一的,请求人只能就该项损害提出赔偿请求,不能就该损害造成的其他间接损失提出赔偿请求。
请求赔偿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无论是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还是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都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赔偿申请书是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的主要书面材料,因此必须内容完整,符合法定形式,语言简明,字迹工整,便于赔偿义务机关审查处理。如果请求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可以委托他人代书,也可以口头申请,由赔偿义务机关记录。
赔偿请求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计算期限起始日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如果以附带的方式提起行政赔偿请求,一般按申请复议提起诉讼的法定期限确定附带请求赔偿的期限,即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
司法强拆后的补偿问题。补偿请求可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时提出,也可在行政行为违法后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处理。如拆迁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或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可在期间届满后三个月内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需承担司法责任,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对于被告人无罪等情形将启动问责程序。同时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官必须亲自办案,并实行
土地使用权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措施。土地使用权人可以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请求行政救济,包括排除妨碍、停止侵害、返还土地、恢复土地原状和赔偿损失等措施。同时,土地使用权人也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请求保护其土地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县级以
法定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的角色及其相关问题。法定代理人通常适用于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和第三人,但不适用于被告行政机关。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基于法律规定的监护关系,与当事人意愿无关。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