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王某
指控罪名:故意伤害罪
被告人王某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于2010年10月23日被刑事拘留,2010年11月25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看守所。
辩护人:张轶,上海市丁孙黄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以沪浦检诉一〔2011〕7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王某犯故意伤害罪,于2011年1月11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同日立案,并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杨震宇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王某、辩护人张轶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2010年1月14日20时许,被告人王某妻弟严某(已判决)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同济村果园队6号隔壁杂货店附近,因认为购买的热水袋存在质量问题要求调换,与杂货店店主张某发生口角。被告人王某闻讯后参与与张某的争执,嗣后,被告人王某与闻讯赶来的张某的哥哥张某战叫来的朋友孔某伟、王某发生争执,继而双方发生扭打。在扭打过程中,被告人王某伙同严某各持刀将被害人孔某伟、王某及围观人员被害人朱福建砍伤,致孔某伟左手掌刀砍伤伴部分肌腱神经断裂及第4、5掌骨完全性骨折,致王某左前臂砍裂创伤伴部分肌腱神经血管断裂,经法医学鉴定二人共有三处伤势构成轻伤;致朱福建左食指裂创伴伸指肌腱部分断裂及近节指骨不完全性骨折,经法医学鉴定构成轻微伤。事后,被告人王某即逃离现场。
上述事实,被告人王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并有被害人孔某伟、王某、朱福建的陈述、同案关系人严某的供述、证人张某、张某战、严某的证言、验伤通知书、法医学鉴定书、刑事判决书、案发经过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王某伙同他人持刀故意伤害被害人身体,致二人轻伤,一人轻微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应予支持。王某当庭能自愿认罪,其家属已帮助赔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酌情从轻处罚。辩护人所提的相关意见,予以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王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
被告人王某回到社区后,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管理,接受教育,完成公益劳动,做一名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审判长:陆红源
审判员:石耀辉
人民陪审员:戴雨珍
二O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书记员:陈洁
一起关于钱某起诉赵家兄弟的具体案件,包括起诉状或一审判决书的结构和内容。起诉状或判决书包括标题、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等部分,详细陈述了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若调解无效,法院应继续审理并根据案件情况作出判决。
宣判后收到判决书的时间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庭宣判的案件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案件则在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因一审、二审及不同案件类型而异。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判决生效后的探监程序,包括探监时间条件和家
刑事判决书的构成和要点。刑事判决书的首部包括标题、编号和公诉机关或自诉人的情况,需要详细说明被告人的身份背景。同时,还探讨了案件的审理情况,包括案件的由来、审判组织和到庭情况等。通过详细阐述刑事判决书的构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辨别刑事判决书的真伪。
民事、行政和刑事裁定书的生效时间。一审判决书在上诉期满后的第十六天生效,行政和刑事一审判决书在收到判决书后的第十五天未上诉则生效。二审判决书因实行二审终审制度,在送达时即生效。同时,还介绍了不同案件上诉期间的计算方式,如遇法定假日则延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