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一审程序 > 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的法律界限

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的法律界限

时间:2024-03-23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1199

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的区分

一、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

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的关键点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

1. 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定义:刑法意义上的伤害他人身体健康是指对他人的生理健康造成实质性损害,包括破坏身体组织完整性导致健康受损以及虽不破坏身体组织完整性但导致某一器官机能受损或丧失两种情况。

2. 故意的定义:指希望或放任伤害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在具体案件中,判断行为人主观心理态度的依据应该是危害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结果。

因此,要区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需要根据具体案情从客观到主观进行判断,即从行为是否构成伤害行为再反推行为人是否具有伤害故意。

二、根据以下客观情况来区分

1. 伤害情况:过失致人死亡通常除了导致死亡外很少有其他身体上的伤害。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通常会导致明显的身体伤害,表明行为人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主观故意。

2. 行为性质: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通常发生在日常生活或劳动生产等场合,一般不具有非法性质,例如家长管教孩子、老师管教学生等。而故意伤害致死的行为本身具有非法性,属于违法行为。

3. 环境因素:需要考察打击行为发生的环境,是因为日常琐事还是寻机报复,以确定是否存在导致故意伤害的微观环境。

4. 打击工具:需要分析打击工具是否足以对对方造成伤害。手持铁棒、刀等金属器械一般足以对对方造成伤害,而拳打脚踢一般不足以对对方造成伤害。

5. 打击力量和频率:一般来说,力量越大、频率越迅速,故意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大。

6. 双方关系:需要区分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是素不相识、一般关系、亲密无间还是冤家仇人,以正确判断是否存在故意伤害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忽视未发生伤害结果(如轻伤或重伤)的客观事实,将轻微损伤误认为伤害罪的伤害结果,将一般殴打行为误认为伤害行为,将殴打的故意误认为伤害的故意。不应将所有“故意”殴打致人死亡的案件都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区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请咨询手心律师网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什么是非法注射物

    非法注射物的概念及其危害,重点介绍了国家针对非法销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的行为所开展的专项行动。该行动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实施,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非法制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的行为。该行动将查处一批重大案件,曝光非法企业和单位

  • 刑事速裁程序是否需要犯罪嫌疑人同意

    刑事速裁程序中的犯罪嫌疑人同意问题,规定只有犯罪嫌疑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时才能适用速裁程序。适用范围限于特定案件,包括可能单处罚金的案件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是基层法院适用速裁程序的前提。同时,《刑

  • 抢夺罪上诉立案时间及程序

    抢夺罪的上诉立案时间及相关程序。上诉立案时间大约需要40多天。抢夺罪特征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实施了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且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暴力或胁迫方法。抢夺罪的刑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 非吸公司一般抓哪些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关内容。该罪行主要逮捕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人员,包括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及其他责任人。违反金融秩序,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人员将面临法律的制裁,根据涉及金额的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罪犯将面临不同的刑罚和罚金。单位犯此罪将被判处罚金

  • 非吸罚款没钱交怎么办
  • 醉驾简易开庭的流程适用吗?醉驾酒精300如何处理?
  • 检察院已退侦是指什么意思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