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需要通知本院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的情况包括:
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羁押,并且办案部门批准或决定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时,办案部门应在作出决定或收到决定书、裁定书后的十日内通知本院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
对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如果决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变更或解除强制措施,办案部门应在作出决定或收到决定书、裁定书后的十日内通知本院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
当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精神病鉴定时,办案部门应通知本院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
如果在审查起诉期间改变管辖、延长审查起诉期限,办案部门应通知本院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
当案件退回补充侦查,或补充侦查完毕移送起诉后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时,办案部门应通知本院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
当人民法院决定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审理第一审案件,或将案件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由速裁程序转为简易程序、普通程序重新审理时,办案部门应通知本院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
如果人民法院改变管辖,决定延期审理、中止审理,或同意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时,办案部门应通知本院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
羁押是指在逮捕或拘留决定之后,依附于拘留或逮捕的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独立的强制措施。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六机关《规定》的规定,以下情况不计入原有侦查羁押期限,即可以重新计算羁押期限:
在侦查期间,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从发现之日起按照《刑事诉讼法》第124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决定由公安机关作出,无需人民检察院批准,但需要报人民检察院备案。
如果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侦查羁押期限从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侦查羁押期限。其他鉴定时间则应计入羁押期限。
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等十二种情况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具体内容。该法规定了详细的诉讼范围,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行政赔偿的申请条件,包括非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对公民身体造成伤害或死亡、违法行政处罚、其他违法行为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非法采取财产强制措施以及违法征收财物或造成财产损害等情况。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公民在以上情况下可以申请行政赔偿。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点、定义和适用条件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对于特定情况可在指定居所执行。监视居住是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其适用条件包括符合逮捕条件且符合特定情形,如患有严重疾病、怀孕等。
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的区别与联系。两者均因当事人不履行法定义务而产生,但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行政处罚是针对违反行政法规定的行为,目的是使当事人记取教训并履行义务;而行政强制是在当事人拒不接受行政处罚时,行政机关采取的强制措施,以迫使其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