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摄影作品著作权纠纷主要由个人起诉,被告多为报刊、杂志等刊登摄影作品的媒体。随着摄影行业的产业化进程,越来越多的摄影产业公司也成为原告,如北京嘉华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告方也多样化,包括将摄影作品印制在明信片、邮票上的邮政公司,印制在IP电话卡上的电信公司,以及用于音像制品封面的音像发行商等。此种变化表明,在摄影行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经营行为涉足其中。
摄影作品侵权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和知识水平,其中许多人还是社会知名人士或企业。例如金夫人影楼、诗仙太白企业、海外旅行社等。由于这些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媒体往往竞相报道,从而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在重庆一中院审理的罗某某诉重庆某房产公司一案中,包括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在内的三十余名摄影爱好者旁听了审理过程。
据统计,摄影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件中,调解撤诉的比例较高,原告胜诉率也较高。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显示,调解撤诉率分别为66.67%、95.65%、86.11%、40%和90%。原告胜诉的比例为69.77%。这表明,在解决摄影作品著作权纠纷时,调解撤诉是常见的解决方式,并且原告往往能够取得胜诉。
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及相关法律保护问题。公民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终身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的五十年;电影作品等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之后的五十年,但未发表的作品不再享有保护期。中国政府对私有财产
违禁物品在著作权法下的保护情况。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违禁物品也可以享有著作权保护,但一些作品如时事新闻、法律、法规等不享有著作权保护。著作权保护的主体包括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其中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外国人和国家都可以是著作权人。特殊情况下的作品著作
著作权代理的定义、特征、优势和职责。著作权代理指获得著作权人授权后,代理人代表其行使部分财产权利的行为。其特征包括以被代理人名义活动、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代理机构优势在于联系广、人才专、信息快和协调能力强,其职责包括提供需求信息、谈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算。超过两年起诉但侵权行为仍在持续且处于著作权保护期内,法院应判决停止侵权并计算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诉讼时效作出了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