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之惑:城乡居民的赔偿差异
悲剧的发生
河南籍农民肖某夫妇在西安打工已有12年。然而,去年夏天,肖妻被一辆出租车撞倒身亡。肇事司机获刑,但法院判决的民事赔偿与肖某提出的差距巨大。肖某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农民的生命价值如此低?
打拼12年不幸遭遇车祸
1994年,肖某和妻子陶某从河南临颖县来到西安谋生。他们最初在一个亲戚的压面房帮忙,之后在东郊康乐路附近开了一间门面房,修电器、配钥匙、电焊加工,并在门面里开设话吧和冷饮店。为了供养两个女儿和在西安出生的儿子上学,他们辛勤地工作,不分昼夜。然而,不幸突然降临!去年7月5日上午11时,陶某骑着电动自行车出去买菜,却在回家的路上被撞倒身亡。肖某在接到消息后,赶到现场却只看到一地鲜血。尽管肇事司机被判刑,但肖某多次要求赔偿却未能达成一致。
未按城镇居民对待受害人家属不服
去年9月4日,西安市新城区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将出租车司机乔某起诉到法院。肖某及家人提出共计29万余元的损害赔偿,其中死亡赔偿金为165440元。肖某认为自己和妻子已经在西安打拼了12年,应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赔偿金。然而,一审判决只支持了部分赔偿请求,并未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肖某不服判决,向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他指出,他们已经在西安居住了12年,相关部门也出具了证明,为什么法院没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复函判决?他认为,法院的判决不公平,死亡赔偿金只有4万元,与农民标准相同,为何不能按照城镇居民标准对待呢?
数字之痛
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在赔偿上有何不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以陶某一案为例,根据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72元,乘以20年,死亡赔偿金为165440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52元,乘以20年为41040元,还不到城镇居民赔偿额的四分之一。换句话说,四个农民的命才抵得上一个城里人!
规定之盼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来到城市谋生、求学或定居。他们在城市生活中,与城市居民没有区别,但在遭受损害后,为何不能得到同等对待呢?目前,已有河南、安徽、重庆等地出台了适用当地的赔偿标准。河南省高院在去年6月下发的《关于加强涉及农民工权益案件审理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意见》中明确表示,农民工在城镇有经常居住地且主要收入来源地为城镇的,应按当地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赔偿费用。据悉,陕西省高院正在调研制定适用于该省的赔偿标准。有关人士透露,今年有望出台"同命同价"的规定。这将消除对农村人口的歧视,使城乡居民在遭受损害后能够得到公平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