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与漏诊的定义
误诊是指将一种疾病错误地诊断为另一种疾病并进行治疗的结果。漏诊是指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两种以上急性疾病的情况下,由于诊断不全面或一种疾病的症状掩盖了另一种疾病的存在等原因,导致诊断上产生遗漏。
误诊的分类
误诊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即对疾病的判断错误,将一种疾病误认为另一种疾病。
即对同一患者同时存在不同种疾病的情况下,医生遗漏某种疾病的诊断。
即在应当对疾病做出诊断的时间内,没有及时做出诊断。
误诊和漏诊的后果
误诊存在误治问题,因此不管其误治程度如何,都会造成一定后果,至少会延长病程等后果,属于事故差错范畴。漏诊不存在误治问题,是在治疗过程中的认识问题,因此除特殊情况外,不被认定为事故。
急、危重患者延误诊断
这种情况指的是病情急骤、危急,预后凶险,要求医生分秒必争,迅速、准确、果断地作出正确诊断和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即使延误几分钟,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一般疾病延误诊断
这种情况指的是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构成诊断依据需要一定时间,医生对患者的询问、检查、观察、思考也必须有一定时间。在疾病的表现已经构成诊断依据时,医生应及时做出诊断,并且不延误治疗。要求在无法获得诊断依据前妄加臆断作出正确诊断是不现实的。
即将无病误认为有病。
即将有病误认为无病。
即将甲病误认为是乙病,对乙病为完全误诊,对甲病则为完全漏诊。
以上是关于漏诊和误诊区别的相关资料。误诊往往会耽误患者的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容易引发医疗纠纷。作为医生,应该正视误诊的存在,避免发生误诊。如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在线律师。
非法注射物的概念及其危害,重点介绍了国家针对非法销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的行为所开展的专项行动。该行动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实施,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非法制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的行为。该行动将查处一批重大案件,曝光非法企业和单位
电信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我国刑法中将电信诈骗罪归为诈骗罪的范畴,两者主观要件相同,但行为表现不同。诈骗罪通过欺骗手段,而盗窃罪则是偷盗行为。文章还介绍了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客体的概念及在两种犯罪中的体现,并说明了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刑罚。
军婚的相关法律规定。首先定义了军婚的概念,并强调了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受国家法律的特别保护。接着详细说明了军人结婚登记的要求和程序,包括提前申请、审查同意、出具相关证明和证件等步骤。此外,还介绍了军官家属随军的条件以及现役军人结婚登记的年龄要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点。该程序包括准备阶段、审理阶段和宣判阶段,其特点包括不公开审理、寓教于审、迅速简约和全面调查等原则。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身心状况,法律为其提供了特殊保护,如提供法律援助辩护、社会调查、决定强制措施等。在讯问和审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