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约的解释
(一)一般规则
1、根据通常含义和上下文
2、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
3、善意解释
(二)条约解释的辅助规则
1、包括条约的准备工作和缔约的情况在内的资料可作为条约解释的补充资料
2、两种以上文字的条约的解释
(1)经两种以上文字认证作准的条约,除条约中规定或当事国协议当遇到意见分歧时应以某种约文为根据外,每种文字的约文应同样作准
(2)作准文本以外的条约译本,不能作为作准文本,仅可参考
(3)在各种文字的文本中,条约的用语应被推定有相同的意义
(4)除按规定应以某一约文为准外,采用顾及条约目的及宗旨的最能调和各约文的意义(善意解释,若第三方解释,要求中立;若缔约国解释,要求有利对方,不利己方,且不得阻挠条约的履行。)
二、条约的终止和暂停施行
(一)条约的终止和暂停施行的原因
1、条约本身的规定
2、条约当事方共同的同意
3、单方解约和退约
4、条约履行完毕
5、条约因被替代而终止
6、条约履行不可能
7、条约当事方丧失国际人格
8、断绝外交关系或领事关系
9、战争
10、一方违约
11、情势变迁——《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情势变迁原则的适用规定了严格的条件限制
(1)缔约时的情势必须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根本性变化
(2)缔约国的情势构成了当事国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必要根据
(3)情势变迁的效果将根本改变依条约尚待履行的义务范围
(4)确定边界的条约不适用情势变迁原则
(二)条约的终止和暂停施行的后果
1、解除各当事国继续履行条约的义务
2、不影响各当事国在该条约终止前由实施该条约所产生的任何权利、义务或法律情况
3、在暂停实施期间,各当事国应避免足以阻扰条约恢复施行的行为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非婚同居期间的财产分配问题。由于非婚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双方在非婚同居期间购买的财产分配变得复杂。为此,作者提出了四点建议:缔约约定、保存证据、纪录共同出资和馈赠物品的处理。文章强调保持财产独立性和避免感情冲动的重要性,并提醒读者非婚同居始终无法与
公司股东变更风险的防范方法。包括督促公司履行变更义务、股权转让方如实告知义务及承担责任、预先约定谈判成果减少缔约过失、保证协议履行并保留中途解约权、约定股权交割前负债风险承担以及监督协议履行和违约救济。同时,也讨论了股东变更后原股东的责任,包括承担股
婚前协议的有效性问题,主要介绍了判断婚前协议有效的四个条件,包括当事人的缔约能力和主体资格、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合同形式的合规性以及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婚前协议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时,才被认定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