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约的解释
(一)一般规则
1、根据通常含义和上下文
2、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
3、善意解释
(二)条约解释的辅助规则
1、包括条约的准备工作和缔约的情况在内的资料可作为条约解释的补充资料
2、两种以上文字的条约的解释
(1)经两种以上文字认证作准的条约,除条约中规定或当事国协议当遇到意见分歧时应以某种约文为根据外,每种文字的约文应同样作准
(2)作准文本以外的条约译本,不能作为作准文本,仅可参考
(3)在各种文字的文本中,条约的用语应被推定有相同的意义
(4)除按规定应以某一约文为准外,采用顾及条约目的及宗旨的最能调和各约文的意义(善意解释,若第三方解释,要求中立;若缔约国解释,要求有利对方,不利己方,且不得阻挠条约的履行。)
二、条约的终止和暂停施行
(一)条约的终止和暂停施行的原因
1、条约本身的规定
2、条约当事方共同的同意
3、单方解约和退约
4、条约履行完毕
5、条约因被替代而终止
6、条约履行不可能
7、条约当事方丧失国际人格
8、断绝外交关系或领事关系
9、战争
10、一方违约
11、情势变迁——《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情势变迁原则的适用规定了严格的条件限制
(1)缔约时的情势必须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根本性变化
(2)缔约国的情势构成了当事国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必要根据
(3)情势变迁的效果将根本改变依条约尚待履行的义务范围
(4)确定边界的条约不适用情势变迁原则
(二)条约的终止和暂停施行的后果
1、解除各当事国继续履行条约的义务
2、不影响各当事国在该条约终止前由实施该条约所产生的任何权利、义务或法律情况
3、在暂停实施期间,各当事国应避免足以阻扰条约恢复施行的行为
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要件。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础,对当事人和相关主体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依法成立,当事人须遵守。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庭或机构受理案件的基础,涉及对当事人重大权利的处分。有效的仲裁协议应具备条件:当事人具有缔约资格和能力,协议内容明确并符
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合同当事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缔约能力及其真实意思表示,合同的合法性以及合同的形式要件。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合同内容、目的必须合法,并且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的要求,否则合同将无法生效。
婚前协议的有效性问题,主要介绍了判断婚前协议有效的四个条件,包括当事人的缔约能力和主体资格、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合同形式的合规性以及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婚前协议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时,才被认定为有效。
合同成立的要件,包括合同主体资格、真实的意思表示以及合法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遵守。合同主体资格指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真实的意思表示指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的要约和承诺是真实意志的表现,合同必须遵守法律和社瓽公共利益,包括目的和内容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