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款短信中没有虚构事实,是否属于诈骗行为?
时间:2024-05-18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律咨询: 李某的短信要求陌生人汇款是否构成诈骗罪?
案情介绍
李某以"刘惠"为名伪造假身份证,并办理了一张银行卡。随后向多名不特定人发出"请汇至农行卡号:622848347034701",户名刘惠的手机短信。张某等5人收到短信后,误认为是亲朋要钱,分别共向该卡存入了89600元。
法律咨询解答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针对李某的行为,我们认为其已构成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首先,李某的行为目的是非法占有。他通过发送短信要求陌生人汇款,以此来非法获取他人的财物。其次,虽然李某的短信并没有捏造事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事实上,李某已经伪造了假身份证,利用假身份证办理了银行卡,并向不特定人发送了汇款短信。同时,李某利用收到短信者中不乏正好需要汇款的时间、空间及事由上的巧合,其短信内容简单却恰恰便于隐瞒真相,让被害人误认为不需要说明理由就应该汇款。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基于错误的认识"自愿"汇款。最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诈骗公私财物金额达到2000元以上即属于"数额较大",达到3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达到2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而在本案中,被骗金额共计89600元,因此应被认定为"数额巨大",并受到刑事制裁。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李某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院通知交纳罚金的方式
法院在判决前通知被告人交纳罚金的方式。法院会要求被告人预交罚金保证金,并在判决时明确罚金金额。法律规定罚金的数额应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应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缴纳。对于无法一次性缴纳的情况,法院可追缴罚金,并视情况决定延期缴纳、减少或免除罚金。
-
单位行贿罪的罚金标准及执行方式
单位行贿罪的罚金标准及其执行方式。首先介绍了单位行贿罪的罚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对单位判处罚金时,应根据犯罪情节决定数额。同时介绍了被判处罚金的执行方式,罚金是刑法规定的一种财产刑,可以单独或附加使用。人民法院在判处罚金时,应明确缴纳期限和方式,可以
-
刑罚罚金的减免政策文件有哪些
刑罚罚金的减免政策文件,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规,以及各地司法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指导意见。这些文件共同构成了刑罚罚金减免政策体系,确保法律的严肃性与犯罪分子的实际情况得到平衡。此外,文章还
-
刑罚罚金由谁执行管辖规定
刑罚罚金的执行管辖规定,主要由人民法院负责,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也会参与。此外,还介绍了刑罚罚金的减免规定,包括考虑犯罪人的实际经济状况等因素。现在,刑罚罚金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微信支付。
-
刑罚罚金怎么缴纳到法院执行
-
刑罚罚金的减免政策有哪些
-
刑罚罚金怎么缴纳到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