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罚金 > 汇款短信中没有虚构事实,是否属于诈骗行为?

汇款短信中没有虚构事实,是否属于诈骗行为?

时间:2024-05-18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5431

法律咨询: 李某的短信要求陌生人汇款是否构成诈骗罪?

案情介绍

李某以"刘惠"为名伪造假身份证,并办理了一张银行卡。随后向多名不特定人发出"请汇至农行卡号:622848347034701",户名刘惠的手机短信。张某等5人收到短信后,误认为是亲朋要钱,分别共向该卡存入了89600元。

法律咨询解答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针对李某的行为,我们认为其已构成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首先,李某的行为目的是非法占有。他通过发送短信要求陌生人汇款,以此来非法获取他人的财物。其次,虽然李某的短信并没有捏造事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事实上,李某已经伪造了假身份证,利用假身份证办理了银行卡,并向不特定人发送了汇款短信。同时,李某利用收到短信者中不乏正好需要汇款的时间、空间及事由上的巧合,其短信内容简单却恰恰便于隐瞒真相,让被害人误认为不需要说明理由就应该汇款。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基于错误的认识"自愿"汇款。最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诈骗公私财物金额达到2000元以上即属于"数额较大",达到3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达到2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而在本案中,被骗金额共计89600元,因此应被认定为"数额巨大",并受到刑事制裁。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李某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数额未达立案标准的累计计算问题

    关于我国诈骗罪中,如果一次诈骗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但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时,可将诈骗数额进行累计计算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意见,当累计数额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时,应依法定罪处罚。此外,文章还详细列举了从重处罚的情形以及诈骗数额接近标准时的认定方法。

  •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诈骗和抢劫等犯罪的区分。赌博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主要在于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是否具有聚众赌博等行为。对于赌博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处罚。同时,文章也详细阐述了赌博罪与诈骗罪和抢劫罪的具体区分和定罪情

  • 诈骗罪立案后对子女的影响

    诈骗罪立案后对子女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追究刑事责任后对子女的主要影响是政治审查是否通过。文章详细列举了影响子女政治审查的情形,包括曾被刑事处罚、涉及违纪违法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对政治条件有特别要求的单位征集新兵需要满足的其他条件。

  • 400元是否构成诈骗罪?

    关于诈骗罪的数额认定标准和犯罪行为地的认定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诈骗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才属于“数额较大”,因此400元不构成诈骗罪。同时,诈骗行为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关于犯罪地的认定,包括犯罪的预备地、实行地和结果地,通常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之间的区别
  • 挪用合同款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 金融诈骗逮捕多久结案啊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