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适用的法律,指的是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实体法,不包括冲突法和程序法。
合同争议包括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终止以及违约责任等争议。
当事人选择或者变更选择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应当以明示的方式进行。
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通过协商一致,选择或者变更选择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当事人未选择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但援引同一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且未提出法律适用异议的,应当视为当事人已经就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作出选择。
当事人未选择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人民法院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时,应根据合同的特殊性质,以及某一方当事人履行的义务最能体现合同的本质特性等因素,确定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作为合同的准据法。
当事人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该合同争议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适用外国法律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的,该外国法律不予适用,而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股份转让合同、外国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承包经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同、外国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权的合同、外国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购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增资的合同、外国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资产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其他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当事人选择或变更选择合同争议适用的外国法律时,由当事人提供或证明该外国法律的相关内容。人民法院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合同争议适用的外国法律时,可以依职权查明该外国法律,也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证明该外国法律的内容。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均无法查明外国法律的内容时,人民法院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当事人对查明的外国法律内容经质证后无异议的,人民法院应予确认。当事人有异议的,由人民法院审查认定。
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民事或商事合同的法律适用,参照本规定。
本院以前发布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的相关规定。包括开庭时提供当事人信息,法庭调查阶段审查犯罪事实和证据,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以及合议庭评议和审判阶段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和相关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的相关规定。内容包括船舶碰撞的定义、碰撞船舶的赔偿责任、船舶触碰引起的侵权纠纷、赔偿责任承担、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船载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承运船舶的赔偿责任以及提供证据的责任等。规定自5月23日起施行。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审判等环节。文章详细描述了每个阶段的流程和特点,强调了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专门人民法院在我国人民法院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与责任。专门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其组织与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法律来规定。专门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职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