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适用的法律,指的是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实体法,不包括冲突法和程序法。
合同争议包括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终止以及违约责任等争议。
当事人选择或者变更选择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应当以明示的方式进行。
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通过协商一致,选择或者变更选择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当事人未选择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但援引同一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且未提出法律适用异议的,应当视为当事人已经就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作出选择。
当事人未选择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人民法院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时,应根据合同的特殊性质,以及某一方当事人履行的义务最能体现合同的本质特性等因素,确定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作为合同的准据法。
当事人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该合同争议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适用外国法律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的,该外国法律不予适用,而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股份转让合同、外国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承包经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同、外国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权的合同、外国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购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增资的合同、外国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资产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其他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当事人选择或变更选择合同争议适用的外国法律时,由当事人提供或证明该外国法律的相关内容。人民法院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合同争议适用的外国法律时,可以依职权查明该外国法律,也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证明该外国法律的内容。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均无法查明外国法律的内容时,人民法院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当事人对查明的外国法律内容经质证后无异议的,人民法院应予确认。当事人有异议的,由人民法院审查认定。
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民事或商事合同的法律适用,参照本规定。
本院以前发布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如何处理购买的车位面积缩水问题。首先提出了协商和调解两种解决方式,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的规定,对车位面积缩水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和处理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件审理期限的规定。其中规定了不同类型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及可以延长的特殊情况。审理期限不包括鉴定、补充侦查等期间。目的是确保公正、高效处理案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审判等环节。文章详细描述了每个阶段的流程和特点,强调了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离婚调解期限是否计入诉讼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离婚调解期限不计入诉讼期限,审理案件的期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文章还介绍了离婚调解的程序和技巧,包括场所选择、保持中立和诚意、找出分歧和争议焦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