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转让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学术界、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系统都对于转让的合法性存在不同观点。然而,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国家版权局的解释,著作权法中的转让并不同于民法中的物权转移,而是一种可逆转的安排。在合同中,转让人与受让人可以约定非人身类著作权的转让时间,并且这一时间可以短于相关权利的保护期。一旦约定的时间结束,被转让的权利将自动回归转让人。然而,笔者认为这种安排实际上是一种包含了诉权的排他许可。至于其他国家法律中使用的概念是否与严格意义上的转让相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著作权保护力度一直是中国与国际社会谈判的焦点。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一直是中国与欧美等国谈判的障碍。然而,通过专利法和商标法的修正案以及著作权法的修正案,中国明显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这些修正案包括引入法定赔偿制度、即发侵权概念以及诉前行为保全和财产保全程序等。此外,还规定了证据保全和民事制裁制度,并倒置了举证责任。这些改变都体现了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
新技术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已经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然而,过去几年的炒作并未涉及真正的技术问题,如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等。1996年签订的WIPO版权条约和WIPO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首次提出了这些问题的基本规范,但具体制度的建立和运作完全由缔约方自行决定。发达国家通过修订已有法律或制定新规则,建立了合理的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制度。中国著作权法将技术措施和删除或更改权利管理信息列入著作权侵权范围,并规定可以经著作权人许可而实施。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侵权行为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并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社会公众需要改变心态,更加开放、宽容和负责任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市场机制将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核心机制,个人的能力与公平、公开、透明的游戏规则将决定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不会对中国国民带来任何坏处,也不会构成威胁。对于从事与知识产权相关产业的经营者来说,只要在入世前的经营活动是合法的,就不会因为入世而变为非法。
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主要讨论了作者与出版社以及合作作品作者的共同侵权情况。对于作者与出版社,需要解决图书出版合同中的权利担保条款是否构成共同侵权的问题;对于合作作品,不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构成侵权时,合作作者构成共同侵权;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和作用,以及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所需的申请文件和流程。软件著作权登记旨在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信息产业的创新竞争力。申请文件包括申请表、申请者身份证明、源程序和文档等。此外,还可以选择对鉴别材料作例外交存的方式。
Google建立全球首个大型公共图书库的计划。该计划通过数字化图书涵盖了从内战史到政府文件的各个领域的书籍,解决了版权争议问题。Google与顶尖大学图书馆的合作促进了数字化进程,但也面临美国出版协会和作家协会的审查。Google表示其行动符合著作权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各种山寨资源、非法转载、盗版视频等等网络侵权行为也日益增多。那么,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方式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详情请见阅读下文了解。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46条、第47条的规定,凡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擅自利用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