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碍公务罪的刑事拘留规定及适用条件
时间:2024-12-27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公诉机关
公诉机关: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信息
被告人:李某杰性别:男出生日期:1980年2月15日出生地:黑龙江省民族:汉族文化程度:初中文化职业:农民户籍所在地:黑龙江省密山市连珠山镇新忠村委会5组
指控罪名
被告人李某杰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
起诉和审理过程
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检察院于2006年12月23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李某杰犯交通肇事罪。本院于12月25日立案,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实行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被告人李某杰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指控事实
公诉机关指控,2006年8月28日17时许,被告人李某杰驾驶银灰色长安牌小客车行驶至北京市平谷区305市道46公里处,适有陈长春推自行车在人行横道内步行。李某杰的车撞击陈长春后,恰遇李亚静驾驶的黑色起亚牌汽车行驶至此,将陈长春撞倒,导致陈长春死亡。经北京市平谷区公安分局交通支队认定,李某杰负全部责任。
证据
案发后,李某杰已赔偿了被害人家属的全部经济损失。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李某杰无异议,并有被害人家属陈东生的陈述、证人李亚静、马国春的证言、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涉案照片、交通事故认定书、尸体检验报告、和解协议书、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到案经过等证据证明,足以认定上述事实。
判决结果
本院认为,被告人李某杰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应予惩处。鉴于李某杰认罪悔罪,且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故酌予从轻处罚,并可宣告缓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李某杰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
上诉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一份。
审判人员信息
代理审判员:白雪英书记员:陈一凡
日期
二00七年一月九日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交通肇事罪是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违反交通法规、重大交通事故、造成损失和刑事责任等。过失致人死亡罪则是行为人因疏忽大意剥夺他人生命权的犯罪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交通肇事罪主要关注公共安全,而过失致人死亡罪
-
交通肇事罪责任认定的标准
交通肇事罪的责任认定标准。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涉及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或死亡、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情况,应追究刑事责任。具体责任认定包括不同情形下的有期徒刑、拘役和赔偿等。公安机关在决定是否立案时会考虑事故责任和是否符合
-
交通事故人死亡刑事责任吗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如果交通事故导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并且肇事者负有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将会承担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肇事者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肇事者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
交通肇事无力赔偿要坐牢吗
交通肇事无力赔偿的情况下,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将会面临坐牢的处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者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并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对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
-
交通肇事事后赔偿能否从轻处理
-
累犯自首是否可作为累犯抵消的法律依据?
-
赔偿判决执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