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羁押 > 刑事超期羁押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反思

刑事超期羁押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反思

时间:2024-05-17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7965

刑事诉讼中超期羁押现象的分析与完善

一、超期羁押的现状、危害及原因

超期羁押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这不仅损害了司法机关形象,也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超期羁押的原因主要有法律制度上、执法观念上和司法职能上的问题。本文对超期羁押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刑事诉讼羁押制度的建议。

二、超期羁押表现形式之简要分析

超期羁押在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侦查阶段超期羁押是指侦查机关在超过法定羁押期限后仍继续关押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审查起诉阶段超期羁押是指检察机关没有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导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延长的情况。审判阶段超期羁押是指法院没有在法定审理期限内审结案件,继续关押被告人的行为。

三、完善未决羁押制度,防止超期羁押的思考

为了防止超期羁押的发生,有必要完善我国的未决羁押制度。首先,应正确认识羁押的性质和目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羁押手段不应当是首选和原则。其次,将取保候审作为未决羁押司法救济手段,从制度上减少超期羁押的发生。

在实践中,司法机关应严格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适用羁押手段,坚决杜绝滥用羁押手段和不当延长羁押期限的行为。此外,应将取保候审的申请和审批程序进行规范,确保符合条件的申请能够得到及时审批。同时,立法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可以通过试点实证研究,论证取保候审是否适合我国的治安现状和刑事犯罪现状。

司法保障与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

一、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客观上讲,取保候审是一项适用于罪行较轻或特定情况下的犯罪嫌疑人的措施,其效果良好。在诉讼过程中,只有将强制力度与具体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相匹配,才能达到适用该措施的目的。取保候审本来可以防止社会危险性,但现实中却经常选择逮捕关押,这不仅增加了羁押场所的负担,也与诉讼民主和法制文明的要求不符。同时,现行的取保候审制度明确了保证人的条件和责任,并增加了保证金的形式,使取保候审更具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从现行的保证人制度来看,除了限制一定的人身自由外,它对被取保人还具有一定的心理和经济强制作用。因此,取保候审以其特性发挥着司法价值,这是羁押所无法简单替代的。

二、转变观念,减少取保候审的任意性

在实践中,司法人员应转变观念,注重惩罚犯罪的同时,树立人权保障的意识,在决定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上应减少任意性。应通过立法明确界定在什么情形下决定机关“应当”批准,在什么情形下“可以”批准,在什么情形下“不得”批准,以降低取保候审自由裁量权的随意性。

三、建立未决羁押司法救济制度

未决羁押的司法救济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中被广泛建立,并且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中也有明确规定。我国刑事司法中虽然有相关被羁押人申请解除强制措施的规定,但对于被羁押人提出的申告,缺乏专门负责的处理机构和具体的程序,因此羁押的救济手段非常有限。这种缺失使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以及社会公众对刑事羁押的合法性产生质疑,影响司法公信度和人民满意度。

为此,我们建议建立未决羁押司法救济制度。首先,将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的羁押纳入司法监督范畴,使羁押的合法性得到法律监督机关的审查和把关。其次,将刑事诉讼其他阶段的羁押与审查起诉、一审、二审办案期限分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审查起诉期限和案件审理期限。同时,被羁押人对于上述阶段的羁押状态,有申请专门司法救济的权利,可以由中级法院的赔偿委员会作为审查机构,对羁押的合法性及理由进行审查。

四、改革未决羁押机构的归属

目前,我国的未决羁押机构一般为看守所,归属于公安机关,而公安机关在羁押方面享有许多特权,无法有效控制和监督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期限。因此,有必要改革现行的未决羁押机构的归属。我们建议借鉴监狱体制归属司法行政机关的做法,由司法行政机关管理未决羁押机构,并结合依职权审查未决羁押的司法救济制度,规定未决羁押机构履行超期羁押、非法羁押报告的义务,以便依法启动对未决羁押的司法审查,从制度上防止和抵制非法羁押和超期羁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

    一份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包括申请人和申请事项等详细内容。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之间的区别,包括法律性质、适用对象、法律依据、适用目的、适用机关和羁押期间等方面的不同。

  • 职务侵占罪的取保候审

    职务侵占罪的取保候审情形与刑事责任。取保候审针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或羁押期满但案件未结的情形。职务侵占罪刑事责任包括侵占数额较大或巨大的公司财物,将面临有期徒刑和可能并处没收财产。公司法责任涉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和

  • 民事案件国家司法救助案办案时效的法律规定

    民事案件国家司法救助案的办案时效法律规定。不同类型案件有不同办理时限,公安治安案件一般不超过30日,但复杂案件可经批准延长。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通常为两个月,对于复杂案件可经上级检察院批准延长。这些规定确保了案件能在合理时间内得

  • 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

    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明确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特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并列举了取保候审的具体执行规定和被执行人的义务。同时,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执行机关

  • 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 犯罪嫌疑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容
  • 刑事国家赔偿责任主体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