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侵权责任的赔偿责任归属问题
时间:2024-09-03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校园侵权民事责任承担的法律依据及主体责任
导读
校园侵权案件中,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教师、学生或其他单位、人员等违反民事义务,导致学生受到人身伤害时,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本文将介绍相关法律依据和主体责任。
一、校园侵权的概念及情况
校园侵权是指未成年人在学校、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所受的伤害。校园侵权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 未成年人之间在校园内相互造成的伤害;2. 未成年人在校园内因第三人原因所受的伤害;3. 未成年人在校园内由于教育机构本身原因所受的伤害。
二、教育机构的教育管理保护义务
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于未成年人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但不负监护义务。具体内容如下:1. 教育管理机构包括公办和私立的机构;2. 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对象是未成年人,成年人不包括在内;3. 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期间为教育机构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包括课间休息时间和不离校的休息时间;4. 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场所为整个校园,例如校舍、教室、操场等。
三、违反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侵权责任承担原则
违反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侵权责任承担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根据不同情况,承担侵权责任的赔偿主体有所不同:1. 教育管理机构因自身过错造成未成年人人身损害时,应承担赔偿责任;未成年人相互之间造成的人身损害,教育管理机构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赔偿责任。2. 若教育管理机构过错程度较低,造成的损害主要由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责任,教育管理机构与监护人之间的责任为按份责任;若由第三人原因造成未成年人人身损害,应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3. 若第三人没有清偿能力或能力不足,且教育管理机构有过错,教育管理机构应承担与其过错程度相适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在此情况下,第三人的赔偿责任与教育管理机构的补充赔偿责任之间并非连带责任。至于教育管理机构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后是否可以向直接侵权人追偿,法律未有明文规定,但可参照安全保障义务的经营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后可向第三人追偿的法理来处理。
结语
校园侵权责任的赔偿主体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避免盲目索赔。如有疑问,建议咨询律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校园暴力判刑规定及具体年龄要求
校园暴力的判刑规定及具体年龄要求。文章指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下特定罪行应负刑事责任。同时,校园暴力分为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应采取措施预防并应对。为应对校园暴力,需具备依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并搜集证据及时报告。每个人都应承担
-
校园人身损害案件的特定时间
校园人身损害案件的特定时间、空间、原告和被告。案件时间以教育机构工作时间为基础,并包括教育教学环节和非教育教学时间的合理延伸。案件空间不仅限于校园内,还包括校外教育教学活动。原告是受到人身权利侵害的学生,被告包括学校及可能的第三人侵权者。校园人身损害
-
校园暴力证据收集的法律指导
校园暴力证据收集的法律指导。在了解受害事实并与受害者充分交谈后,首要任务是收集可靠证据。证据收集步骤包括记录受害经过、保存诊断书、截图保存证据等。在收集到确凿证据后,与学校和施害学生父母沟通,使对方承认错误。同时,校园暴力后的维权措施要注意保证人身安
-
应由谁来负责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件
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件中,不同责任主体的职责界定。明确了学校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因接受学生入学而承担监护职责,但在教育、管理和保护方面有过错时需承担责任。同时,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委托给学校,但必须达成明确约定。校园伤害事件中,第三人包括校外第三人
-
校园侵权责任的赔偿责任归属问题
-
校园暴力有哪些规定
-
校园暴力的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