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律师参加诉讼的根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法院的指定;而刑事诉讼代理律师参加诉讼的根据只能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
辩护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并以自己的意志进行辩护而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约束,辩护律师不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代言人;代理律师不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只能附属于被代理人,并依被代理人的意志从事代理活动。
刑事辩护适用于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刑事代理适用于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两类对象的诉讼利害关系往往相反。
刑事辩护承担的辩护职能,即反驳控方控诉,论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罪轻,应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而刑事代理的职责在于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利益。
辩护律师享有法律赋予的广泛的诉讼权利,甚至有些权利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不能享有,若辩护律师享有的独立辩护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提出意见权、获得通知权等;而刑事代理律师是否能参加诉讼,在何权限范围内从事活动均需由授权决定。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提交辩护词时使用的是自己的名义;而刑事代理律师进行活动时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律师可以从事刑事辩护和代理的业务。刑事辩护指的是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而刑事代理则是指律师接受委托,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刑事辩护与代理制度相辅相成,二者共同发挥作用,旨在全面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实现律师的使命,维护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的正确实施,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律师作为法律职业工作者,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办案经验,熟悉法律的规定和程序的运作,能够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享有独立辩护权、阅卷权、会见通信权、调取证据权、司法文书获得权、获得通知权、提出证据权、质询权、辩论权、控告权等多项辩护与代理的权利。这些权利是律师在辩护和代理中独有的。
律师与公诉人在诉讼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并且在法庭上平等地进行辩论。律师通过提出不同于公诉人的材料和意见,使法院全面了解案件情况,作出符合法律的处理结果。
综上所述,律师在刑事辩护与代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更专业地进行辩护和代理工作,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包括不起诉的法律规定、不起诉决定书的内容以及处理措施和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在公诉机关确认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因犯罪情节轻微可做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决定书需明确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不起诉的根据和理由等。对于被不起
关于停尸费的责任承担问题。办案机关对于查明死因且不需要继续保存尸体的案件,承担停尸费;家属未处理导致的停尸费原则上由家属承担,但若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经济损失,可要求被告人承担。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医疗涉及的法律问题。文章指出,精神病患者的权益保障和人权重视至关重要,同时强调现行法律在强制医疗程序、精神病鉴定、合议庭组成及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鉴定提起权的分配、合议庭专业性的提升、解除强制医疗的法律规定等,并提
刑事辩护与代理制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生根据不同,辩护律师是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法院的指定参与诉讼,而刑事诉讼代理律师只能是当事人及其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