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交通事故以后,首先应保证受害人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受害人伤情加剧。在此前提下,各方当事人也应依法积极争取相应的合法权益。然而,不少交通事故纠纷的当事人只因一些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造成权益受损的不利后果。
1、及时报警,保留现场,有利于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
有的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没有及时的报警,致使现场受到破坏,使得交警部门也无法对该交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事故责任就难以划分。以至于双方若对赔偿难以达成一致的,受害人及家属只能向法院起诉侵权,而肇事者在诉讼中若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或对方有过错的,则可能要承担全部的责任。
2、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的,在接到《交通事故认定书》3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
在接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不服的,须在3天内申请复核,否则上一级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将不予受理复核申请。要知道,一般情况下,法院会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对各方责任的认定来划分各方责任的承担,除非一方有证据证明事实与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事实不符的,法院才将根据事实情况划分责任。
3、受伤后到正规医院就医,保留好医疗费用、交通费及其他有关票据。
诉讼中受害人的请求应有相应的证据支持,如医疗费、交通费及其他等票据,请求的数额应以票据为依据,没有相应票据为证据的费用,一般法院不予支持。即使在双方赔偿和解中,肇事者为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应关注受害人有票据的数额。
4、协商解决第一,诉讼第二。
不少交通事故是以协商解决的,对受害人而言,诉讼不仅时间久、投入的精力、人力、物力大,而且结果有时即使如意,也因执行问题而受阻;对肇事者而言,若进入诉讼,不仅要受诉累,而且可能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比协商解决要高出许多。因而,双方协商解决为先。实在难以协商解决的,应积极准备诉讼。
5、了解自己依法有权获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
请一位律师代理诉讼,当然会使你在诉讼中轻松许多。但若你不想请律师的,你至少也需要向律师咨询一下受害人依法可以获得那些赔偿、以何为计算标准、如何计算。避免起诉时漏算了,法院一般是不告不理,原告没有起诉的,即使法律对该项赔偿有规定的,法院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支持的。而对被告而言,了解原告的权益使他可以知道那些是对方无法要求赔偿的,以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权益。
6、协商不成的,在诉讼时委托一位专业的律师代理,会让你事半功倍。
关于律师的选择,并非年龄大的、资格老的就一定专业。当然,他们经验丰富无可否认,但是年轻律师的优势十分明显,年轻律师一般都严谨认真,积极负责,能力也是不错,而且一般收费相对低一些。不管怎样,选择律师,关键看这位律师的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一位专业、优秀的律师,会巧妙的维护好你的利益。
7、有需要的时候,及时申请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page]
一些被告在诉讼中甚至法院判决生效后,不是没有想着怎么赔偿原告或与原告和解,而是想着怎么逃避、怎么转移财产,当发现被告有这种趋势的,注意:要及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当然,申请财产保全的,法院一般是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应担保的。若原告经济能力有限的,应争取和对方和解,让对方主动履行;或者在法院判决生效后被告未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履行的,应尽快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确保得到赔偿,避免判决生效难执行的困境。
一起交通事故引发诉讼期间当事人死亡的处理方式。当事人章某因交通事故导致脑损伤并引发赔偿诉讼,一审期间在家中去世。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经过重新审理,法院认定章某的死亡与交通事故存在因果关系,判决保险公司和王某向章某家属支付相应赔偿款。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刑事诉讼中的定位和作用。指出其不属于法定证据,不具有证明效力,且对检、法两院无约束力,易产生误导效应。文章还指出公安机关形成的移送审查起诉意见书已包含其实质内容,无需以证据形式重复移送。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办案流程,包括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立案破案、侦查终结等环节。在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载明事故基本事实、成因及当事人责任,它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办案人员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时,必须准确掌握立案标准,区分是否适用一般事故处
侵权行为的起诉权问题。受害人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可选择向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受害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法院。律师建议,受害人应优先选择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有助于查明事实、调取证据。同时,五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