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赔偿 > 基本工资的构成及内容

基本工资的构成及内容

时间:2024-12-14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0909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定义和起源

1.1 起源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起源于19世纪,并随着家庭法改革的不断完善而保留下来。例如,法国民法典第266条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瑞士民法典第151条规定了对离婚造成的人格损害的赔偿。国外离婚损害赔偿范围包括财产损失、抚慰金和填补财产期待利益损失等。

1.2 设立该制度的目的

离婚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为了补偿已经造成的财产和非财产损失,保护受害方的利益。在这一制度中,不应过于强调对过错方行为的道德评判和经济惩罚。夫妻相互忠诚是人类普遍的心理需求,属于道德范畴。然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更关注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道德和法律的讨论。

1.3 该制度在我国的现状

A:前身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然而,由于该司法解释对过错的界定不明确,对照顾无过错方的方式没有明确指导,因此在实践中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因此,设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成为新《婚姻法》的必要措施,填补了侵权案件在婚姻关系中的空白。

B:现行规定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对人格权和配偶身份权的保护。根据新《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导致离婚的过错情形包括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以及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这一制度的设立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下婚姻和家庭的新形态和新问题。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和争议

2.1 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

新《婚姻法》将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纳入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虽然笔者认同民间调解和警察介入的重要性,但该条规定已超出婚姻法的范畴。对于大多数家庭暴力受害者而言,他们需要的是社会援助而不是婚姻解体。因此,以婚姻法作为全面遏制家庭暴力的依托是不恰当的。为了建立文明家庭,除了需要改变社会观念,还需要在各个环节实施配套工作。

2.2 配偶权的保护

新《婚姻法》未将配偶权纳入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然而,离婚损害赔偿的过错情形主要集中在重婚和"包二奶"上,旨在维护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是经过长期进化和社会需要而选择的制度,受到各国的普遍认可。婚姻法既是私法,赋予当事人权利和责任,又具有公法的性质,对婚姻家庭的干预在各国婚姻法中都有明确规定,不得由当事人通过协议变更。因此,重婚和纳妾被法律禁止,而对于"包二奶"的概念无法确定,因此法律将禁止范围界定为"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新《婚姻法》的修改旨在提升夫妻相互忠实和尊重的法律原则,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外情期间对小三财物的追回权

    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及婚外情期间对小三财物的追回权。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应平等处理,擅自处分共同财产为无效行为。赠与小三的财产损害无过错配偶的权益,应认定为无效并返还。单纯的婚外情不受法律调节,但涉嫌重婚罪的将受到刑法处罚。离婚时,

  • 婚外情离婚是否能请求赔偿

    婚姻法中关于婚外情离婚是否能请求赔偿的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只有在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等法定情节下,无过错方才能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单纯婚外情或婚外性行为很难获得法院支持。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收集离婚损害赔偿证据,包括文字证据、视听证

  • 曝光婚外情证据是否违法

    中国法律对于曝光婚外情证据的规定,指出其侵犯了隐私权并违反了侵权责任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收集婚外情证据的方法,包括电子邮件、聊天记录、保证书、照片、录像和录音等,但需注意采集证据时需遵守法律边界,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

  • 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

    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是离婚诉讼中受害的配偶一方,即无过错方的配偶;义务主体是离婚诉讼中的过错方配偶,需存在法定的过错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法律只能追究危害较大的过错行为,无过错方配

  • 离婚一方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后果
  • 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取证困难
  • 因婚外情离婚无过错方有赔偿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